1分钟能做什么?(全网热卖 “战拖会”创始人、会长 高地清风 倾情推荐!不可思议的“战拖”心理学,美国头号效率专家经典之作!) (心理学系列)

  |  

1分钟能做什么?(全网热卖 “战拖会”创始人、会长 高地清风 倾情推荐!不可思议的“战拖”心理学,美国头号效率专家经典之作!) (心理学系列)目录

推荐序 对抗拖延症的“枪械库”

序 言

前 言

第一章 培养对待拖拉的正确心态

1 门走不通,还有窗

2 拒绝鸵鸟心态

3 亨利五世的忠告

4 快乐的泥瓦匠

5 站在过去的肩膀上

6 想象疗法是最好的办法

7 恐惧是行动的催化剂

8 “必须”、“本来可以”和“应当”

9 有创造性的拖拉

10 学会跟自己对话

第二章 打造最有利的作战环境

11 目标清楚,行动才能准确

12 逆反心理在作崇?

13 过井井有条的生活

14 整理办公桌就是在改变生活

15 办公桌和航母甲板

16 避免工作中出现意外“惊喜”

17 创造“巅峰状态区”

18 准备好工作现场“杀虫剂”

19 把自己隔离起来

20 什么时候是“最佳时间”

第三章 扫除关于效率的误区

21 跟着“鼻子”走

22 跟着“耳朵”走

23 学会“忽略的艺术”

24 事情越拖越难办

25 “决定”的惊人能量

26 找个好帮手

27 “没心情”是最烂的借口

28 重新启动自己

29 给大脑一点消化的时间

30 最不喜欢做的不一定是最难做的

第四章 责任的力量

31 你永远都可以选择

32 休息,休息一下

33 神奇的“奶奶原则”

34 合同促进法

35 约翰·格里森姆是怎么写悬疑小说的

36 跟自己讨价还价

37 给自己算笔账

38 干脆埋头大睡

39 阿兰·拉金的秘决

40 让人着迷的“4分钟法则”

第五章 挑战更艰巨的任务

41 一举两得的健身法

42 猛踹一脚!

43 听听自己的借口

44 列侬和麦科特尼

45 学习《橡果法则》

46 一次只做一件事

47 50%法则和我的迈阿密之旅

48 A和B的故事

49 巧用“支付宝”

50 寻求咨询

第六章 打造没有拖拉的人生

51 学会分而治之

52 不要让钟表来操纵你的工作

53 评估你对别人的影响

54 为什么每年10月15日电话会很安静?

55 倒胃口的“最后期限”

56拒绝一心多用

57 把问题贴出来

58 不要让休息变成拖拉

59 人每天能高效工作几个小时?

60 年龄说明不了什么

后 记

推荐序 对抗拖延症的“枪械库”

在人类的军事历史和兵器历史上,火枪有着独特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火枪给冷兵器时代画上了句号的同时,又拉开了热兵器时代的序幕。火枪的发明离不开火药,它通过优良的设计,把巨大的化学能转化为子弹的动能,因此它的杀伤力是那些“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之类的兵器们无法同日而语的。而通过长管、准星、扳机和枪柄的构造,这种能量转换能够以一种对持枪者安全而且准确的方式来进行。正因如此,“枪”成为每位现代军人的基本武器。

这不是一本讲军事战斗的书,不过对抗拖延症的“战拖”跟军事战斗多多少少都有点像。虽然在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强调对付“拖延”会有“接纳”、“和解”的一面,尤其是在心理的层面上,但“战斗”的一面也永远是必不可少的。我想,大部分人还是要先掌握一些恰当的方法,在“战拖”的道路上取得一些立竿见影的成效之后,才能有心情、有动力去尝试挖掘那些剩下的、顽固的、深层的拖延背后的心理原因,再或战或和。

从这个角度来讲,最符合“拖延者”们认知和实践规律的顺序,应该是先掌握简明实用的方法,通过实践、练习获得体会,不断修正提高,如此持续一段时间。在扫清那些浅表性的拖延现象,也同时对战拖有了足够的体会之后,再去深挖顽固拖延的根源,从心理层面剖析原因、根治问题。但遗憾的是,多数的战拖书籍可能不是这样写的。

无论是一线的咨询师,还是经典的学院派,他们对拖延的研究不可谓不深入,对拖延的洞察力不可谓不入微,但偏偏是在写书的时候采用的是传统的顺序,于是很多“拖友”们就面临着这样一个挑战:“我知道这本书很好,但我一直拖着没读完,怎么办?!!”“我看了半年了,还没看到这本书提及方法的部分,怎么办?!!”甚至是“两年前我买了本《拖延XX学》,到现在还没读,我是不是没救了?!!”

对此,我们专门发明了一个术语——“拖战”——“拖着不去战拖”的缩写。须知“战拖”这件事儿也是可能被拖延的,甚至是经常被拖延。如果你读一本书时迟迟无法把书中内容转化成实效心得与经验记忆,那么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阅读本身就注定难以坚持。

而现在你面前的这本新书——《1分钟能做什么?——不可思议的“战拖”心理学》则是个令人惊喜的例外。

从本书前边的章节来看,作者显然是读过拖延领域的经典著作,对这个领域有了比较充分的把握。最难得的是,全书采用了60个小节,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几十种对抗拖延症具体、实用的技巧,实在是本“战拖”新人们最需要的入门书。书中绝大多数方法背后其实都有理论支撑,也经受了实践的考验,所以我们可以把这本书看作一座对抗拖延症的“枪械库”。

枪不是大炮,也不是核武器,却是最普及的热兵器。这本书介绍给你的战拖方法未必是最全面的,也未必能“强大”到“秒杀一切”,却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就像灵活方便、易于上手的火枪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应该算目前最适合新人上手的“第一本战拖书”。如果你之前只是听说过“拖延症”,却从来没有试着对付这种毛病,就从这本书开始吧!

如果作者介绍的方法对你有启发,或是这本书里的技巧帮到了你,又或者你对其中的内容有任何疑惑,欢迎访问我们“战拖会”的论坛“战拖学园”(www.zhantuo.com/bbs),跟数万拖友们一起讨论。毕竟,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拖;毕竟,在单打独斗难以奏效的时候你可以住这句话:求己不如求人,并肩我们战拖。

衷心祝愿正在阅读这本书的你战拖顺利!

拖延症互助组织“战拖会”创始人、会长

高地清风

weibo.com/yuhch

序 言

“人要有把货车栓在星辰之上的高远志向。”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如果你想在工作上摆脱拖拉的恶习,养成即刻投入、准时完成的好习惯,这本书一定非常适合你。杰夫·戴维森在这本书里介绍了60种扼杀拖拉的小技巧,每个技巧都只需要1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就能被领会。

我和杰夫都认为,这本书可以作为激发你行动能量的源泉。在你觉得自己工作卡壳的时候,只要翻翻这本书,挑出3到4种有用的技巧就行了。

假如你正好是个非常稀有的、会主动想尽办法让自己保持效率的人,这本书也绝对会成为你的最爱,因为本书对你来说就不光是急救措施了,而是为你提供长期的训练,帮助你成为理想中尽善尽美的职场达人。把本书带在身边,一旦有了想要拖拉的念头,就迅速的翻一翻,绝对会让你斗志昂扬。

本书分为6个部分,涵盖了大大小小各种挑战的解决方案。当然,是要不断进步,还是停滞不前,选择的权利都在你手中。书中的1个或2个技巧,顶多3个技巧,就能帮你清除掉前进的路障。

本书中的60个技巧从时间管理到激发新的灵感,无所不包,你不仅可以把它们应用到工作上,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和杰夫其他的作品一样,这是本迷人、友好、聪慧又非常实用的书。在阅读过程中,你会感觉像是有个老朋友在对你娓娓道来,而没有丝毫说教的意味。

总而言之,杰夫在和我们分享这么多年来帮助他成为一个出色的即刻行动者的种种经验。不管你是被一连串琐碎的小事纠缠得动弹不得,还是在面对一件漫长的工作时感到绝望,这60个技巧都是能为你带来巨大价值的工具,它们也能帮助你越来越轻松地对待工作和生活。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能从这本书里挖掘出自己最想要的宝藏!

马克·安德森

成功励志商品专卖店 Successories, Inc. 创办人

前 言

下面这份名单上的事项是不是已经成了你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眼前摆着一个重要的任务,但你总是要费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说服自己动手处理它;

● 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做一些非常无聊、枯燥的事情;

● 很多时候更愿意做一些没意思的工作只是因为你觉得轻车熟路;

● 你拒绝写遗嘱,因为你不敢想象自己也会有离开的一天;

● 你会给朋友寄“过时”的贺卡;

● 直到12月24号,你才冲进商店购买圣诞礼物;

● 你感到身上哪儿不对劲时,会拖好几个月才去医院预约一个健康检查;

● 很久之前你就打算清理一下抽屉、橱柜和整个房间,可现在它们还是像被打劫过一样;

● 你总是要过了最后期限之后才开始做某件事情,因为“死到临头”的紧迫感能逼着你行动起来。

网络词典解释说 “即刻行动的人” ,就是“展现了超乎寻常的进取心的人”,他们决不允许自己止步不前。在如今这种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如果你想要尽快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一点成就,强烈的进取心显然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要想成为一个即刻行动的人——行动迅速,绝不拖拉——你必须要战胜一些你已经习以为常的、糟糕的习惯。没错,我说的正是拖拉,一种让人把该做的事情一拖再拖,要么迟迟不动手,要么开了头却不肯把它做完的坏毛病。

不过,关于拖拉的标准定义显然诠释不了人们为这个词汇赋予的种种复杂的感情。有些习惯拖拉的人会觉得自己懒惰、缺乏效率,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人们经常会一边拖拉,一边被焦虑、徒劳无功、内疚或无能为力等情绪折磨,但有时往往这些情绪才是拖拉的根源所在。

你是个拖拉的人吗?

一旦让拖拉泛滥开来,它就会削弱你对现实状况的感知能力,让你陷入一片混沌,然后不知不觉地将事态发展成你最不想看到的结果。例如,你把工作带回家准备周末加班,结果却把它扔在一边,看都不看一眼。但你又没法忘了这件事,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完成它,不敢去做让精神放松的活动,因为你觉得那是浪费时间,会增加负罪感。于是,整个周末你都在焦虑和无所事事中度过了。不过,正如莎士比亚说过的:“各有各报,还是珍惜你的悠闲的好。”

有拖拉习惯的人一般都很难忍受挫折——用学术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他们会很容易且会很快选择放弃。尽管他们也会有完美主义的倾向,渴望高度的自主权和别人的认可,但被这些现象掩盖起来的真相是,他们非常害怕失败。所以,有些可怜的人一再拖拉,纯粹是因为眼前的工作或者任务有很高的风险性,让他们心生畏惧。然后,他们就为自己的拖拉找到了合理的借口:“这鬼差事谁愿意干呢?”你身边是否有过或多或少类似这样的人呢?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拖拉的人,那你很容易找到有共同语言的人。据统计,我们当中的有15%到20%的人都有拖拉的习惯。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算不算是个拖拉的人,那么下面这个公式,可以帮你搞清楚。

卡尔加里大学哈斯凯因商学院的皮尔斯·斯蒂尔教授发明了一个方程式,用来测量拖拉的程度。斯蒂尔反对传统对于拖拉原因的假设。有些人觉得,完美主义是拖拉的根源所在,但他认为,拖拉事实上是缺少自信的表现,人们不敢去做某件事情,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它。斯蒂尔也指出了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在处理某些特定的事情时,人不仅会变得容易分心和冲动,还会产生厌恶感。而冲动的结果就是,我们对某些逃避现实的行为和诱惑难以抗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一遍一遍地检查自己的电子邮箱,也不想去完成某个工作;为什么我们去餐厅时,总是在正餐上来之前就已经吃掉了大量的点心。

斯蒂尔博士认为,意志力具有强大的力量。他考虑到用信心的程度(E)、任务的完成价值(V)、分心的冲动程度(I)以及个人对回报的意识值(D)来计算个人完成预定任务的能力(U)。因此,这个公式可以来计算一个人能够成功克服拖拉习惯的几率:

U=E×V/I×D【战拖力=(信心预期×任务价值感)/(分心冲动×回报延迟),即:越有信心,或认为任务的价值越高,就越不容易拖拉;分心的冲动性越强,或者回报越遥远,则越容易拖延。】

“还是老话说的好,”斯蒂尔博士总结道:“要是你相信自己办得到,那你就办得到;要是相信自己办不到,那你就办不到。”所以,赶紧找出那些阻挠你成功的潜在障碍,然后制定计划把它们扼杀在摇篮里吧。仅仅完成一个目标——一个小小的胜利——也会给你带来更多信心去应对其他问题。

你无药可救了吗?

即使你是个十足的、完完全全的拖拉症患者,也会毫无疑问地在某些方面很有才华。毕竟,没有人在任何方向上都是止步不前的,我们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会想要积极主动地做某些事情。无论如何,不要因为拖拉带来的挫败感而怀疑自己的价值或抛弃自尊。

不管是企业主管、创业者、家庭主妇、退休人员、学生,还是社会上的其他角色,多多少少都会有拖拉的习惯。一位名叫威廉·克瑙斯的心理学家估计,90%的大学生都有拖拉的行为。在这些学生中,大约25%属于习惯性拖拉症患者,但克瑙斯也观察到,这些学生也是最有可能中途从大学退学,然后创建软件公司,最终拥有28亿美元股票的人。

或许,现在阻止人们投入到正事里的最大的干扰就是即时讯息(IM),而且随着学生从学校进入职场,这一干扰的恶果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想想看,只要几分钟,电子邮件或Facebook的消息就能发送到你的收件箱里,没人知道到这些讯息什么时候会弹到屏幕上来,就像游乐场鬼屋里的神出鬼没的幽灵一样。不管是学生还是工作人士,都很容易沉溺于即时通讯。

事情通常是这样:当你手头正在做着什么,一条消息突然弹到了屏幕上,根本不会留给你时间去思考到底哪件事比较重要,你会下意识地点开看看,然后……

无论你在使用什么操作系统或通讯工具,都是如此。尽管你可以关掉手机拒收短信,但电脑屏幕上还是会闪烁着各种消息提醒,这种感觉就像身上某个部位很痒,不去抓一抓就不爽。

有些人甚至不能收发信息就会觉得自己与世界隔绝了,于是无论是在学习、上课,甚至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也要挂在线上(就算显示“暂时离开”的状态也不能关机)。我们都有足够多的青春,但看起来可不是每个人的脑子都够用。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信息时代,人们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扰:我们还能像过去一样保持专注力吗?当我们被各种不同的事物吸引,集中精力处理一个任务的能力是否会退化?对于喜欢拖拉的人来说,即时讯息只是他们用来拖拉的无数借口之一。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加诱人的干扰出现,比如说互动性更强、更亲切的虚拟朋友(阿凡达!),更不用说那些美好到让你永远不想回到真实世界的虚拟现实了。你是会为这种趋势欢呼,还是会感到焦虑呢?

在今天的工作环境中,干扰也大量存在。有的公司所有的办公桌都摆在开放的空间里,要在里面专心工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些被分割成了许多小隔间的办公室在贡献噪音和流言上也不遑多让,而且把史考特·亚当斯(呆伯特、狗伯特、猫伯特系列漫画的作者)变成了百万富翁。在这样充斥着同事制造的干扰噪音的环境中工作一天,对于神经已经高度紧绷的人来说,绝对是雪上加霜。悲哀的是,现在的办公环境除了鼓励人们尽情拖拉,降低工作效率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我认识的有些人为了掩饰他们的拖拉,会展现出惊人的思维能力,有时会编造各式各样的故事——其实是弥天大谎——以制造话题来转移你的注意力。事情的真相是,他们要么网上冲浪,要么玩电脑游戏,但就是不愿做点跟工作有关的事。如果要挖掘旷工和进度缓慢的根源,绝对少不了拖拉的影子。

拖拉只不过是一种习惯

拖拉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习惯,从人类穿着兽皮居住在岩洞里、狮子狗还是野生动物时就开始影响着我们。我们比起祖先们来,无论要做什么事情,也无论是在办公室或是在家里,要面对的干扰会更多。而无休无止的干扰,正是拖拉最好的帮凶!

无论何时,如果你让一些无意义的事妨碍你去完成更有价值且更紧迫的事情,那就是在拖拉。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拖拉是你对于所有争夺你注意力的事物的反应。现在要想做个即刻行动的人,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因为有太多的诱惑会让人误入歧途。引用我最爱的作家(正是敝人)的话来说:

“当每个人都过分忙碌的时候,不要指望着忙碌会造就一个更有效率的社会,造就一个狂乱的社会还差不多。”

——杰夫·戴维森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一天之内能接触到的信息比我们在未来一周或一月之内,甚至一年之内、十年之内才能吸收到的还要多!尽管祖先们也有他们的难处——没有远程控制、没有iPod、没有外卖、没有电子付费系统,或者,恕我直言,没有Facebook……不过,他们可不用面对我们正在面对的各种让人分心的诱惑。你大概已经在不同程度上领教过它们的厉害了。

神奇的1分钟

我之所以为本书取这个名字,主要是因为我比较缺乏想象力,同时也是为了呈现它最真实的内容。三十年前,许多名叫“1分钟这个”和“1分钟那个”的图书开始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布兰佳的《1分钟经理人》。懂得即刻行动的人会明白,即使是机器出现故障时的那1分钟,也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以“1分钟”为主题,本书提供了60种有效的方法(每一种方法对应一小时中的每1分钟)来让你提高并保持效率。书中的内容分为六部分,每一部分包含了10种方法。

首先,让我们从基本的开始——树立正确的心态。换换你的内衣,也换换你现在的情绪;养成正确的心态,接受更有效率的行为。这些基本原则构成了后面的技巧、态度和行动的基础。接下来,你会学到各种各样的技巧,有些很深奥(起码对我来说很深奥),有些则很刺激。我相信,你一定会很高兴地发现,这里面没有任何一条建议是无聊的。

如果书中的某个技巧对你来说没什么效果,那换一个肯定奏效。毫无疑问,这其中有些建议是相互矛盾的,有的建议你先去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而有的则建议你先从比较容易的问题开始。然而出现这种矛盾是必然也是必须的,因为人类的天性本来就充满矛盾,而且造成每个人拖拉的原因不一样,方法自然也要因人而异。某个方法可能刚开始很有用,但过段时间就没了效果,这时候你可以尝试下别的方法。世界上有什么东西可以永远按一个套路工作吗?好吧,可能ATM机算一个(不过没了钞票它们也没法运转)。

根据要完成的不同任务、你的能量水平、你使用的工具,还有其他许多因素,都会在这本有趣的小书里得到探讨,部分情况下有些建议会对你很有效,但在其他情况下,相反的建议也可能反而更有效果。无论是简单的、古怪的、惊人的还是极其无聊的,所有的建议都是为了帮助你迅速地突破阻碍,投入到重要的工作中去。

我们有一个好消息——即刻行动是一种可以培养的习惯。如果你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这本书一定非常符合你的口味。通过熟练和反复地使用,书中的方法能让你养成新的习惯,把拖拉逼到无路可走。想要做出改变虽然需要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但你因此得到的成功机会也是巨大的!好吧,也许在你读完这本书之前,我这样说确实有点夸夸其谈。

阅读这60条建议的时候,希望你能记住,我写这本书并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这本书是用来改变你的,它会为你提供即刻行动起来的动力。

第一章 培养对待拖拉的正确心态

1 门走不通,还有窗

“我们培养了某些习惯,这些习惯也会开始培养我们。”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如果人们觉得某件事情做起来很困难,如不愉快或者要做艰难的选择时,他们会更倾向于推迟行动。这是不是说到你的心坎里了呢?

当你为了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必须要采取一些行动的时候,得到结果之前的过程总是不会那么顺心的。不管为了减小腰围参加慢跑,还是为了省钱减少开支,任何时候做这些事情都不会让你感觉好受。不过,等到验收成果的那一天,当你的腰围终于纤细了,而整个人也变得更加苗条了,或者你终于节省出了足够多的钱平衡财政,你肯定会明白为什么“阳光总在风雨后” 。

如果哪天你卡壳了,特别是在工作上,其中一个把自己发动起来的办法,就是采取一些不那么常规的方法来处理它。当汤姆·沃尔夫这个喜欢穿整洁的全套白西装的小说家过了截稿日期也没能给《时尚先生》杂志交出文章时,杂志编辑用一个绝妙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他要求沃尔夫给他写一封信,描述下他打算怎样完成这篇文章,准备写些什么内容。于是沃尔夫递交了一篇类似信件的文章。

结果不出所料,只需去掉开头的一两个段落,保留主体部分,编辑就得到了足够的材料。就像沃尔夫一样,完成某项工作对你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如何开始。当你转换思维,尝试一些不同的方法时,问题可能就变得非常容易把握了。

克服写作障碍

在很多人的“必定拖拉任务”名单上,都能看到写作的名字,或者更准确地说来,就像汤姆·沃尔夫一样,不知该如何下笔。“作者心理阻滞”,这个描述与写作有关的拖拉的词就像一片浓密的乌云,悬挂在很多想要成功的人头上。如果你也正为老板上周交代的项目报告还没写出一个字而焦虑的话,下面这些建议——有些会贯穿整本书——将会帮助你即刻行动起来:

想象你自己正在写最后一句话。通过在大脑中想象你完成了写作时的情景,这会让你从一直要把你拽回起点的锁链中挣脱出来,然后真正地开始着手处理工作(详见建议6中关于形象思考的力量)。

把你的想法列成提纲。先写一个提纲,或者在纸上只用10个关键词来概括你全部的想法,这能指导你去准备和完成一篇文章。你可以专门抽出一些时间来准备报告提纲,或者像写剧本一样写几个连续的分镜头。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它能帮助你做足准备去完成一个成熟的作品(详见建议35关于约翰·格里森姆详细的列提纲方法)。

先写上几分钟。先把所有的借口都扔到一边,之后再看看会发生什么。如果连你自己都不好意思把借口说出口,又有谁愿意听呢?你可以设置一个4分钟的闹铃,然后坐下来开始写作。一般来说,4分钟过后,你会发现自己根本都不愿意停下来(详见建议40)。可见,让写作变得缺乏效率的关键障碍,就是人们没法让自己开始。

如果你掌握了这个“几分钟技巧”,你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把“作者心理阻滞”这个词从你的词典里踢出去。这个方法极为有效,即使有些文件你不能坐下来一气呵成,但比起其他方法来,它也能让你更快、更容易地完成工作。

2 拒绝鸵鸟心态

“逆境最有利于激发人的天分,而安逸的环境只会让它冬眠。”

—贺拉斯

如果你在最近几天发现自己拖拉的情况严重了一些,先别担心。当面对过多的任务或者过多的事情需要处理时,拖拉是许多人都有的普遍倾向。有些任务其实很简单,但如果它们在你面前堆积过多,也会变得困难重重。

顺便说一句,别在你的日程表上塞太多事情。

首先,你应该对自己诚实一点,承认你确实有拖拉的毛病。如果想让自己的感受更真实,你可以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你好,我是××(你的名字),我是个喜欢拖拉的人。”如果你总是寻找借口,让自己迟迟不开工的行为合理化,那你就是在为更多的拖拉行为敞开大门;如果你对自己保持诚实,能够认清自己什么时候是在拖拉,那你离行动就更近了一步。要知道,在追逐远大的目标的时候,哪怕一点小的行动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当各式各样的压力把你推来搡去时,解决拖拉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妨碍你的根源,并坦诚地直面它。使你无法展开一项工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几个月前,弗里达·波拉特在她的新书《有创意的拖拉:重新编排你的生活》中,指出了许多人们拖拉的原因:

● 害怕得不到认可、失败、出错、道德上受到谴责;

● 担心“枪打出头鸟”,既想受到关注,又怕受到关注;

● 面对一些未知的状况时,我们想要负责,但又担心暴露自己的不足;

● 接受一项过难的任务时遇到麻烦,担心结果不完美;

● 被拒绝、被批评导致情绪低落。

上面的情况是不是有一个或多个让你感觉熟悉呢?如果是的话,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出引起恐惧的根源所在。在你之前的工作或生活中,是否发生过什么让你没有办法振作起来,重整旗鼓的事情呢?你是不是担心自己不能把工作做好,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呢?

记住,如果某件事情极其重要,即使有失败的风险也必须去做。你不仅要允许自己接受不那么完美的开始,对于不断变幻的进程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就好比乘船时我们要对晕船有所准备,想要呕吐的时候就呕吐好了,但不管怎样,船还是会继续航行。

在面对一个重要的任务时,即刻行动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要想取得实实在在且持续的成绩,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时间、精力和责任感(嗯,可能拖拉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在向着最终的目标不断前进时,你要不时地提醒自己保持清醒,通向成功的道路绝不是一片坦途,或者说,它曾经平坦过吗?所以,你一定要对不同程度的打击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你的预期比起来,前进两步就倒退一步或许才更加现实。

有时候,要学会对自己好一点,容忍自己的错误,毕竟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你成功的机会就是零——一个完美的鸭蛋。

或许你在一些事情上没法即刻行动,因为你没能准确找出那些给你施加负面影响的事情,这其中包括:

● 认为一件任务太过复杂;

● 觉得某件任务对你来说没有必要或没有价值;

● 对于要履行的承诺感到非常愤怒,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想说却不能说“不”。

如果能找出那些潜伏在拖拉背后的原因,那克服它们的机会显然要大得多,毕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当你确认了这些造成拖拉的原因后,再问问自己,如果还不开始做这件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如果觉得后果不是很严重,那么你很有可能继续拖拉;如果你认识到结果的重要性,那就立刻开始行动吧!

有时你偶尔出现拖拉现象,是因为你觉得手头的事并不那么迫切地需要处理,就算不行动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等等,朋友,我教给你这些,可不是为了让你更方便地为推迟工作和开脱责任寻找借口。

当然,有时你的犹豫确实是有充分的理由,比如有些任务确实需要推迟:

1.不需要做

2.不需要你来做

3.不需要按这种方式来做

4.不需要现在做

如果有以上情况,那么恭喜你,拖拉就是正确的决定。

3 亨利五世的忠告

“人若喜欢,再忙也不烦。”

—约翰·兰卡斯特·斯波尔丁

看过肯尼斯·布拉纳的电影《亨利五世》吗?如果没有,赶紧去租一张DVD吧,这场战争史上令人振奋的经典大逆转绝对值得一看!在阿金库尔战役中,法国军队的数量远远多于英国人,但亨利国王做了一场非常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演讲,激发出了他的军队的强大能量,击败了看起来不可能战胜的对手。

国王的演讲围绕着英格兰的光荣历史以及日后人们将会怎样看待这一天进行。如此,他成功地为士兵们重构了即将到来的战斗,因为这场他们只有很小取胜几率的战役同时也会成为历史上最值得铭记的事件,无论输赢,他们都将作为勇敢的军人被永远传诵。这些好处可能没法验证真伪,不过确实把人们调动了起来去战斗。

同样的,我们经常看到球队教练在中场休息时把队员们聚集在一起,用充满激情的话鼓励他们去争取胜利。如果你没亲眼见过,也肯定在电视里看过类似的场景。

一般来说,令人不快的任务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令人愉快。许多被不断推迟的任务,比如清理马厩,拖拉得越久,就会变得越糟糕。

所以,如果你不得不去做一些事,不如现在就开始动手,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绝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

当你觉得某个任务看起来非常困难,令人为难、害怕时,问题就会出现,这个时侯,你最容易把自己的思维调成“拖拉模式”。如果你能够重构自己看待这项哪怕很平凡的任务的视角,把它看做是获得幸福、成长、升职或内心平静的必经阶段,那么你会在处理它时变得更有效率。

不过,你可能会抗议:“一个平凡的任务怎么可能变得崇高起来呢?”事实上,重要的不是任务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东西,例如:

● 信守承诺

● 展现你的职业精神

● 坚持个人原则

● 为他人树立榜样

● 打破过去的魔障

记住,即使是一粒小种子,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4 快乐的泥瓦匠

“许多人被上帝邀请,但却只有很少的人被选中。”

—《马太福音 第22卷第14章》

在超级畅销书《那些人生中最重要的道理我在幼儿园里都学过了》中,作者罗伯特·福尔格姆塑造了一个泥瓦匠,他总是乐呵呵地干着自己的活儿,而其他人在做这单调乏味的工作时都显得无精打采。有人问这乐天的泥瓦匠,到底是什么让他在炙热的太阳底下辛苦地干了一整天的活还能笑得出来?他的同伴们可看起来对这份工作一点也不满意。泥瓦匠回答说:“他们只是在砌砖,而我是在建造一座辉煌的教堂来歌颂无所不能的上帝啊!”

没有人知道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以及这个泥瓦匠是不是脑子“短路”了。我想要说的是,无论何时,当你面对一件非常想要用拖拉来对待的工作时,请试着去寻找工作背后的伟大的意义。没错,有些工作内容看起来确实沉闷和缺少刺激,不过你的表现一定会影响你的团队,团队一定会影响部门,部门会影响到公司,而公司最终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影响,这样的影响会循环往复,直到无限。

你可以在纸上用简单的图表和流程图来展现你的所作所为对周围的人形成什么样的影响,他们的影响又如何扩散出去。把这张图表和流程图牢牢地记在心里,这样,你早晨再也不会感觉去工作就像上断头台了。

我这一辈子写过超过3打的书,我打赌你绝对说不出来有多少个早晨我连一个字都不愿意写。我承认,我也会时常受到不断发作的拖拉症的折磨,不过幸运的是,我写作本书的过程极其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精神上的障碍!

我用来扫清潜在的威胁以及变得积极主动的一个秘诀,就是思考每一章的完成对于整本书的进程来说具有多大的意义,这意味着我能尽快地完成这本书。没错!更重要的是,我向已经签过合同的出版商自豪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出版商在巴巴地等着我的书稿,这样他/她才能进行文字编辑、请设计师进行设计、安排插画师的任务。

这本书必须按计划出版,每个图书销售和配送链条上的人才能开始他们的工作,让这本书到达每个幸运的读者手上,最终使读者们能够从我的智慧结晶中受益。但假使我躲在办公室里,只是盘算着怎么才能开始,那么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好吧,我的事说得够多了。但在职业生涯中无论你处理了什么样的任务或项目,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这是事实,别否认了。认识到那些将受到你的影响的人和相关的事物,会让你更容易地行动起来并坚持下去,即使是遇到非常“诱人”的把事情推迟一会儿的理由,你也不会动摇。

5 站在过去的肩膀上

“自然界中的每个存在,都会对其他存在施加影响。”

—贝内迪特·斯宾诺莎

许多年前,我搬到了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教堂山,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观迪恩·史密斯中心。这个中心以之前的一位殿堂级教练命名,是北卡大学男子篮球队的主场。

场馆里没有柱子、旗子,或者其他阻挡视力的障碍物,坐在21750个座位中的任何一个上,你都能对整个场地一览无余。馆里的音响系统也是一流的——没有回响或静电干扰,你也听不到场馆里有人在大声咕哝着什么听不懂的话,只有现场DJ清楚脆亮的声音。这里的灯光、比分板、通风系统以及其他任何方面的设施都十分完美。

不过,最值得注意的是场地房梁上悬挂下来的东西。不,当然不是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篮球队的主要对手)队员的肖像,如果是的话反而更值得说一说。房梁上悬挂的是北卡大学球队退役的著名球员的球衣以及提醒人们球队在某些赛季取得辉煌战绩的标语。你可能会觉得,悬挂标语这样的做法有点太过时了,但就像老教练迪恩·史密斯一样,仅他的执教生涯就累积了879场胜利,仅次于鲍比·奈特的902场。

不管是大西洋海洋联盟常规赛的冠军、邀请赛的冠军、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联赛的第一轮、第二轮、16强、8强、半决赛、决赛及最终的冠军(北卡大学在1957年、1982年、1993年、2005年取得过),北卡罗来纳大学焦油踵队的每一次成绩,都悬挂在那里,让所有人都能看得见。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体育部门非常懂得,不管是大成功还是小进步,球队都应该得到应有的赞赏。没有一支队伍能够永远是冠军——每年都有许多有竞争力的球队在竞争这样的荣誉。但不管现在的队员是否需要,那些展示迪恩·史密斯个人成就的标语都在提醒他们要在队伍中做得更好,只要是尽力而为,无论是夺取冠军还是在比赛中走得尽可能远一点,都是值得称赞的。

那些标语整齐地悬挂在那里,为现在的教练、球队和其他与球队相关的人们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它们告诉新入队的成员:“我们拥有光荣的传统。我们是冠军,我们还会继续夺取冠军。”它们让现在的成员们看到之前的冠军成员,以此来鞭策他们去为这座场馆增添更多的标语。

那么,这些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面对问题无法即刻行动的话,就找出你之前完成某项工作或项目时,因为令人钦佩的努力而得到的表扬信或者奖状吧。好好想想过去你度过的那些困难的日子——当你最终开始行动时发生了什么,以及当你终于完成想要完成的工作时的美好感觉。

当你重新审视自己获得的荣誉或者简单回味下那些满足、幸福和成功的感觉时,你就能进入到征服困难任务的成功模式中。说到这里,我不免要恭维你几句,你真是个很棒的读者!

6 想象疗法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确信,那些不带着热情去完成的事情,是世界上最没意思的事。”

—乔治·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假如你非常讨厌公开发言,但又不得不准备在几天后的宴会上做演讲,这简直是太可怕了。你会不停地逃避去准备这件事,甚至因为在演讲前太焦虑,连东西都吃不下去。

想象疗法是解救你最好的办法(我指的可不是让你去想象下面的观众只穿着内衣坐在那里!)。你肯定听说过一些奥林匹克运动员会采用想象的方法来提高比赛成绩,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方法如果用在你身上也会一样有效果?想象疗法会帮助你打破沉默,在观众面前滔滔不绝;也会帮助你战胜在从事一些长期项目时拖拉的毛病。

奥运会选手德怀特·斯通斯大约35年前曾代表美国参加过奥运会的跳高比赛,他大概是运动员中对于想象疗法最忠实的拥护者和实践者了。他用这个方法获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因此成了许多人效仿的对象。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争取金牌的奥运会运动员才应该使用这种方法,德怀特的故事可以帮我们为下面的讨论开个好头。

不管是在练习中还是在正式的比赛中,每一次跳跃之前斯通斯都会先测量好起步的距离,站定后安静地待上几秒钟。然后,他开始在脑海中呈现自己怎样一步步地接近横杆并最终越过它。在电视上播放的比赛中,特别是在奥运会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斯通斯的头在一上一下地摆动,看起来就像是在数步子,实际上那就是他在想象自己跑动和跳跃的画面。

当他“迈出”起跳前的最后一步,你可以看到他在思考自己应该从什么角度接近横杆,应该在哪里蹬地,怎么利用手臂和上半身来制造向上的牵引力。这看起来确实有点不可思议,但在他身上却真的奏效了!斯通斯头部的摆动已经预先告诉人们,他打算轻松地跃过横杆,在正确的位置背部着地,然后心满意足地享受成功。

正是通过想象疗法,德怀特·斯通斯成功地创造了记录。当然,他并不是在每次、每一个高度上都能够成功,他也失败过很多次——撞上了横杆,甚至有时会中断起跳。不过,失误和失败并不是重点,成功才是!

同样,你也可以想象自己按计划做好了每一个环节:写作底稿、到达会场、接近讲台、吃点午餐,然后在讲台上高谈阔论,最后迎接热烈的掌声,给人们带来一次精彩的演讲。不论是一场演讲,还是在工作或生活的其他方面,除了个人努力外,采用想象疗法也能帮助你表现得更好,一步步接近理想的目标。真为那些不会使用这个绝招的人感到可惜,因为他们是永远不会明白你是怎么打败那些“拦路虎”的。

像迈克一样

下面是另一种可能对你有用的想象疗法:单纯地观察。在迈克尔·乔丹的篮球事业进入全盛期后,他开始得到了为商品做广告的机会。其中一个早期的商业伙伴提供了一条最著名的广告语:“像迈克一样!”这则广告在告诉人们,如果你购买和使用了这款产品,你就可以像乔丹一样,因为他也购买和使用同样的产品。

我们当然成不了篮球场上的乔丹,但如果我们在工作场合像他那么耀眼,不也是一件很棒的事吗?

当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的时候,办公室里就出现了一个“迈克尔·乔丹”——即使他没有6英尺5英寸的身高,但是人们一样会尊敬他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在人们看来,他永远不会拖拉什么,起码不是以人们能看到的方式;他总是“勇往直前”,面对复杂和紧迫的任务会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去;他简直就和奥兹国历险记里的那头胆小的狮子完全相反。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榜样,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生活的胜利者。我们可以在电视、报纸和杂志上看到他们,甚至走在路上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尽管之前你没有认识到去观察和学习这些有行动能力的成功人士的价值,现在还不算晚,赶快做好准备吧!

通过观察在办公室或其他地方找到的榜样可以让我们从中学习到什么呢?当然是学习他们如何开始那些艰苦的任务以及如何把想要拖拉的念头粉碎。和内心的自己做一次坦诚的交流,仔细想想为什么他们可以这么迅速地投入到很有挑战性的任务中,并认真地收集他们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透露出来的智慧碎片。

如果你在某个项目上一再拖拉,就想想身边那些更能干的人吧,如果是他们面对这个项目的话会怎么做呢?有时候只是想到这样一个人以及他们会采取的行动,就足够让你启动起来了。不论是迈克或是莫比、米哈伊尔、玛丽安妮……总而言之,你应当像你身边任何一个值得去学习的人一样。

7 恐惧是行动的催化剂

“在每一天,每一个方面,我都在变得越来越好。”

—埃米尔·库埃

苏珊·杰夫斯博士在《如何战胜内心恐惧》中谈到,那些偏离了我们精神舒适区域的任务或行为常常会让我们感到不自在。这种不自在是完全合理的——这是人类应对那些看起来有点不寻常的事物时的正常反应。

杰夫斯建议,当你遇到一个看起来充满困难的任务时,你应该让自己正面地去感受它对你引起的所有感觉。你感到不舒服吗?头昏目眩吗?胃里开始翻江倒海了吗?浑身发抖了吗?或者说,你感到害怕了吗?

杰夫斯说,当你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感觉时(也就是恐惧),你就可以让自己行动起来。通常,如果你无法诚实地面对自己,那么那些你原本可以克服的恐惧和障碍,都会膨胀到让你难以应付的程度。

千万不要故意把某种情况或任务引起的恐惧感人为地削弱,当该死的最后期限一步步接近你的时候,没有必要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到沙子里自欺欺人。事实上,如果你允许自己去体验因为推迟某个任务而产生的恐惧感时,不管是哪种恐惧(因错过最后期限受到处罚或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等等)都能让你把自己摆在更有利于启动的位置。所以,让自己尽情地享受恐惧吧!

汽车点火之前,除非你的汽车采用的是热线点火,否则你都先要转动钥匙。在你战胜拖拉的习惯之前,你也许会经常感到焦虑。不过如果你能习惯这些恐惧的感觉,它就能变成你手里的一个有效的武器。等到下次你再为某个新项目担心时,就好好让自己体验下所有的负面情绪并想办法解决它吧。

如果引起拖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你害怕成功的话,那你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好好地认清这次的成功将会对你的职业和人生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你可以和那些有过类似成功经验的人交流交流,或者与你的同事和朋友们谈谈这件事,在纸上把你看到的未来好好地呈现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我相信,你看到的东西肯定和别人看到的一样美好。不管在任何时候,把你的想法写在纸上都是个不错的主意,这会减轻你的焦虑和不安。

在尝试了这些建议之后,你发现体验恐惧不但不会把你吓倒,反倒能让你更容易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现在我要恭喜你,你已经在即刻行动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感受恐惧。

8 “必须”、“本来可以”和“应当”

“知而不行,是为不知。”

—禅宗格言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些词汇,如“必须”、“本来可以”和“应当”,都有点儿不那么积极的意思。那些咒骂的话当然也是,不过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从小你的父母和老师就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或者你本来可以做什么,我很难想象你不会把类似的告诫当做是命令或压力。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可能还是会无意识地使用这些词,甚至在和自己交流时也是如此,完全不理会它们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接下来,我会做进一步的阐述。如果你对自己说:“我必须在周四前完成ABC的报告。”你其实不自觉地把完成ABC的报告当做了一件烦人又繁重的负担,就像是父母命令你整理自己的床或是对自己的妹妹好一点儿一样。

每次你对自己说:“我应该……我必须做……”你对这件事情投注的热情和能量绝对比你换种想法时要低得多。你可以把“我必须在周四前完成ABC的报告”换成“我选择在周四前完成ABC的报告”、“我想要在周四前完成ABC的报告”或者“我会在周四前完成ABC的报告”。坚持这样做,积极主动的选择绝对会让你的精神焕然一新,充满迎接困难的能量。

假设你接到一个电话,一个客户想得到一些信息,你不必说:“我不得不把那个文件翻出来给你。”而可以说:“我非常高兴能把那个文件放到您面前。”你的话会把乐观积极的信息传达给打电话的人,更重要的是,它会让整个任务看起来轻松有趣多了。

如果你能改变用语来重新定义你的想法或与其他人的交流方式,它会非常神奇地提升你启动自己的能力。以后,如果你觉得自己很不情愿去解决什么难题,那就是时候展现“我选择”、“我想要”、“我会的”、“我非常高兴去”的魔力了,看看你的热情和态度会使这件事发生怎样戏剧性的变化吧!

这时,我觉得你应该说一句:“好吧杰夫,我非常高兴能接受你的这些建议。”

9 有创造性的拖拉

“浪费时间等同于自杀。”

—乔治·萨维尔

每个人时不时都会出现拖拉的情况,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这也包括你在内,因为这完全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为了充分利用你用于拖拉的时间,你可以安排做些比你想逃避的工作更加重要的工作。尽管你没法解决正在占据你注意力的事情,但你利用了这段“有创造性的拖拉”时间处理了一些最终都要去处理的事情,没有让时间白白浪费过去。

当有拖拉的情况发生时,我不会只是坐在那里看着时间溜走,而是应试着把比较大的任务先放到一边,动手处理一些比较小的任务。很多人在拖拉的时候不仅会把主要任务丢开,也会把其他一些始终都要去完成的小任务也一并丢掉,然后开始闲逛、上网冲浪、打棒球。

如果你把次要的任务完成了,那么当你终于开始主要任务并把它完成时,所有的任务就全部完成了。人们购买电脑,都希望拿到一个完整的整机,可不是只有主板或CPU就行了;同样,假如你先完成了主要任务,却在次要任务上拖拖拉拉,那你还是在继续原地踏步。所以,打起精神来吧!你要明白,你才是拖拉的主人,而不能让拖拉控制你,这样你才会变得更有效率!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时间转移,关键在于督促自己在拖拉的时候不停地去做一些事,这要比无所事事地混日子重要得多。

一旦开始应对更大的项目或任务时,你可以想:“我已经把所有其他的事都弄完了,现在桌上已经干净,是时候开始做点更重要的事了。”如果你在某个项目上没办法开动,不如先把其他迟早要做的次要任务解决掉,如此一来,你最起码也在做些有用的事情。当你最终开始,完成了那个你一直逃避的更大、更重要的任务时,那些所有较小但同样是必需的任务早都已经完成了。这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吗?

有时你想要推迟原本打算处理的事务而先去处理其他事情,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特别是在有些短期的、更优先的事情插进来的情况下。不要因为出现了意外就乱了阵脚——这种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当“其他事情”处理完毕,你可以再回来做该做的事,它肯定还在那里等你——就算你不打算再面对它,它自己也不会跑到别的地方。

10 学会跟自己对话

“小心你对自己说的话。”

—沙德·黑尔姆施泰特

《对自己说什么》一书中,作者沙德·黑尔姆施泰特写道:80%或者更多的你和自我的对话都是关于你的缺点的。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人总是对自己说些负面的话。比如“我做得不对。”“我的领带不见了。”“我本来应该把那封邮件寄出去的。”“我真是肥死了。”“我没把这个工作做好。”或者“他们一定觉得我很蠢。”假如让别人听到我们对自己说的这些话,他们肯定以为我们精神崩溃了。

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些积极的信息呢?我的意思是,你不可能像你想得那么糟糕,不是吗?

向自己传达下面这样的信息,在激发自我即刻行动上非常有效,不妨一试:

“我愿意选择轻松地完成这件事。”

“我愿意选择在完成这件事的过程中感觉舒服自在。”

“我愿意选择掌控这件事。”

“我愿意选择在工作的其他方面也更加积极。”

设想你已经学会了如何在工作时操作新的仪器,但结果花费的时间却比你预期的要长,现在你快要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了。你开始倾向于把工作先放一放,不想再继续下去。你可能正想向自己传达下面这样的讯息:

“我受不了。”

“真希望赶紧到别的地方喘口气。”

“我做不来这个。”

“赶快让我离开这儿吧。”

但你完全可以对自己这样说:

“我会坦然地接受这个挑战。”

“我可是控制过比这还糟糕的局势。”

“我知道怎么让机器达到最佳状态,我一定能变得更有效率。”

“等明天再回头看,这绝对是个小case。”

要想让自我对话对你产生好的效果,特别是帮你即刻行动,你一定要更加注意对自己都说了些什么。如果你感觉对自己说积极的话有些困难,那就花点时间把一些能用到的句子列成清单写到纸上或者用录音记录,用清单上的句子取代你以前经常对自己说的负面的话。让更加积极、更能激励自我的话语加入到你的自我对话中,会使你更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更少的压力。

另一点值得庆幸的是,当你没有办法开始采取行动的时候,所有这些选择只需要你自己默默地完成就好(如果大声说出来,估计所有人都会盯着你看)。

第二章 打造最有利的作战环境

11 目标清楚,行动才能准确

“如果一个人没法跟上同伴的节奏,那肯定是他听到了不一样的鼓点。”

—亨利·戴维·梭罗

主要目标通常指的是那些对你的生活或工作而言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们代表着你希望自己的生活最终成为的样子。但是,由于各方面的种种压力,人就像每天走在高空钢索上翻着跟斗穿过火圈一样,稍不注意就会在各种人生的目标之间失去平衡。在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里,不给自己制定太多的目标是很明智的。且不说目标太多不能使你面面俱到,当你的目标之间相互矛盾时,更会让你顾此失彼。

所有长期的目标都必须靠具体的短期目标来支持,而一个主要目标应该包含一个或更多的次要目标。长远的愿景可以是一个结果,但短期的计划必须是具体的措施。举个例子,如果你希望将来能晋升到主管的职位,那么你首先应该实现一些辅助的目标,为大的梦想铺平道路,如多在办公室加班、向你的上级申请去完成更多额外的工作、尽可能多多恭维各位领导等。

许多人面临的选择难题都是相似的:工作VS生活;尽可能多赚钱VS赚得购花就行;社会、同事或工作的要求VS个人真实的愿望。

设立一个短期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具体到你想要得到什么结果以及完成的时间。此外,这些目标必须支持你慎重确定的长期目标,否则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然,已经完成的一些目标或是长期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你也可以适时对计划做出调整。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应该怎么制定正确的目标:

短期目标:“从今天开始,每周锻炼3次,每次35分钟。”

长期目标:“保持身材。顺便说一句,我说的是今天开始,而不是推迟到明天。”

短期目标:“明年让年收入增长到63000美元。”

长期目标:“获得经济独立。”

短期目标:“下个季度结束之前,招聘到4个合格的销售人员。”

长期目标:“让部门的人员组成达到最佳。”

当你选择具体目标时也可以使用上面的方法,唯一的区别是,每一个具体目标只能支持一个长远的计划,而每个长远的计划则需要至少一个具体目标的支持。下面是一些错误的具体目标,请你思考一下它们的糟糕之处:

“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完成尽可能多的销售任务。”

“为我的客户完成调查。”

“我要做部门里最好的员工。”

“我要做小甜甜布兰妮的忠实粉丝。”

这些目标都是不对的吗?没错,它们都缺少实质的内容和时间的限制。如果你一开始就把目标设定得模棱两可,那你最后肯定会得到一个失败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一味地拖拉,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对于目标的设定不够清楚。研究一下你的行业或专业里的那些成功人士你会发现,这些人绝大部分都带有勇于承担责任、自信、行动力强的特质,而且他们都能将长远计划和具体目标规划得井井有条。可以说,他们就是真正的即刻行动者。他们会告诉你,如果你不能好好规划接下来的行动,那就别妄想工作还有什么效率了。你觉得这难以理解吗?那不妨想想怎样才能下好国际象棋。

12 逆反心理在作崇?

“那些不善加利用他们的时间的人,往往是第一个跳出来抱怨时间短暂的人。”

—让·德·拉布吕耶尔

人们通常有一个非常普遍的误解,认为需要完成的每个目标都应该完全是自己的——由自己来制定、自己来执行、自己来监督。这个想法可谓是害人不浅。想想看就知道,因为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安排任务且全程负责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在零售企业里,销售主管会为销售员制定销售任务,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能够接受外来的目标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目标的人,才是最明智的,这可不是什么偷窃行为。想想看,对于父母、经理或者任何需要对别人的行为负责的人来说,这样的你会多么受欢迎啊。

按照人类思维和行动的规律,一旦认可了一个目标,你就会自动地在各方面调整自己去适应和完成这个目标。明确了一个目标之后,就也不再需要那些外来的刺激来迫使自己行动了,比如截止日期。就算是一项耗时巨大的任务,如果你发自内心地认可它,也不会把它拖到最后一分钟。你能在最后一分钟节省到大量的现金吗?你能在一分钟就甩掉身上足够多的赘肉吗?你能在最后一分钟里就把所有的报告全部完成吗……

勇敢地面对挑战

对别人的指责充耳不闻,做起缩头乌龟;把自己跟整件事撇得一干二净;假装自己根本没有投入进去……这些都是我们在面对某个不理想的结果时惯用的伎俩。而做出这样的反应,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没打算献身于这件事。只有当你愿意为结果(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承担起责任的时候,它才是你的事。如果有谁走过来问谁是负责人,你能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你是,那毫无疑问,你是真正地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事情。

要想测量你是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个事情中,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有人把它从你身边拿走,你会有什么反应?当你不用再沿着已经制定好的计划走下去,关于它的所有的行动都必须要终止,你会感到生气吗?你会提出反对吗?你会争取继续拥有它的权利吗?你会气愤到给SWAT(特警队)打电话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真的投入进去了。

反过来说,如果你正在做的某件事突然从你身边消失,你一点也不激动,夜里照样睡得着,而且第二天就已经把它忘得一干二净了,那你显然根本没把它当回事。如果你不宣布自己的主权,不愿承担所有责任,那么拖拉的出现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虽然某个目标或任务并不是你为自己制定的,但它留有很多余地来允许你改造它。这里有许多方法可以让你把它变得更有趣或是对你有益,并最终让你接受它成为自己的目标。你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完成的事情开始整个工作(参考建议39),也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每次完成一点(参考建议51)。你还可以多想些办法,让自己在解决某个任务时保证清醒的头脑和对整个过程的控制权。

13 过井井有条的生活

“不要让生活打败你,每个人的现在总是以过去为起点的。”

—理查德·埃文斯

你会希望自己有时像是个奴隶一样被控制、命令,别人说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吗?但世界上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不少!如果你不这么想,那你肯定没见过那些拍电影的人、写百老汇剧本的人或是制作硬摇滚唱片的人(我倒是对这些事很熟悉……)。不过,这倒是揭示了一点提高效率的关键因素。从小偷到小矮人,再到《摇滚校园》里的杰克·布莱克,当你控制了你所处的环境中的一切时,你就能更好地保持专注、效率和影响力。

每件被你整理成档案的东西,都会在将来显示出它的价值,即便是囤积的脂肪,将来也会促使你想办法遮住自己的大屁股。人们拒绝把接触到的信息做成档案,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这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怎样的影响。经常把工作用过的材料、复印件或硬盘做下简单的整理,把相似的东西归置到一个文件夹里,用订书器把它们装订起来或者把它们的顺序调整一下,这些活动都会让你在对抗拖拉症的时候占据有利地位。

归纳档案加上乐观的心态,足够让你的工作井井有条了。针对办公桌或者硬盘上的每样东西,你可以问问下面的问题:

● 这个文件属于哪项工作?

● 它的内容是什么?

● 我为什么会接收它?(这个是关键的问题)

● 我为什么要保留它?(它是不是重要的?如果把它删除了,我是不是还会需要它?)

● 我当初应该接收它吗?

● 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来处置它吗?

● 这份文件可以作为一个范本吗?

● 它应该被归入“6个月内复习一次”的分类吗?

● 我可以直接用碎纸机把它粉碎掉吗?

● 如果我手里没有这份文件,会发生什么事情?

接下来,在你的电脑桌面上创建一个文件夹,然后准备一个抽屉(尽量大一些),用来把你暂时不想看到的东西装起来。很多人都会在收件箱里创建几个文件夹,用“月”和“周”来做标注,这样你就可以把那些暂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文件都放在那里。

你可能会想:“这样做是不是收集了过多本来可以立即处理的垃圾信息?我是不是应该给它们定一个必须处理的时间点,比如3周?”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通常过不了多长时间,当你找出这些信息,它会自动给你答案。它会告诉你它是应该扔到回收站里,还是比你当初认为得更加重要。要知道,你现在并不是在拖拉处理那些过剩的信息,而是要在某个更好的时机重新审视它。你可以让它从你的眼前消失,但别从心里消失。

不要把整理这些凌乱的信息视为一件无聊的事。一旦把自己所有的信息和文件都整理得井井有条,你就可以很轻松地检索到你需要的信息,否则你大概掘地三尺,也找不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换个角度来看,整理工作可不是把你拉进泥潭里,它反而是给了你思考手头任务的机会,好让你尽快开始处理它。面对现实吧,我们都认识拥有成打的——不,成百上千的——电子信箱文件夹,里面装着数不清的邮件的人;我们也都认识那些桌子和文件柜里堆着挤也挤不下的文件的人。这是你经营自己的职业的方法吗?我觉得不是!

不喜欢整理的人最喜欢用的一个借口是:“我在整理方面实在不在行。”然后,他们的所作所为就都被原谅了。不要再找理由了,你完全可以和别人做得一样好。“擅长整理”的人和“不擅长整理的人”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前者明白要把整理工作做好是需要努力的;而后者则觉得他们天生(或者说打娘胎里)就缺少“整理基因”。

不擅长整理的人甚至会觉得是神秘的力量在作祟,使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失控或消失了;更有甚者以为宇宙中存在什么力量故意和他们作对,让他们没法好好整理。把这些想法扔掉吧——你可以对桌子上的任何东西都保持控制,也会知道该怎么处理它。而且我要告诉你——你的宠物狗可不会吃掉你的资料,那些重要的文件夹也不会自己长了腿跑到别的地方去。

14 整理办公桌就是在改变生活

“挑战让生活变得有趣,战胜它们,生活才更有意义。”

—乔舒亚.J.马里恩

工作环境的品质和氛围能反映你生活的品质和氛围以及你期望你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所以,整理你的办公桌其实就是在改变你的生活。你应当寻找你的私人“空间”,这个空间能让你全身心地投入,使工作效率最大化,不给拖拉一点乘虚而入的机会。

乔·舒格曼在他的著作《成功的力量》里提到,每天晚上清理你的办公桌会让你不自觉地决定第二天的工作。尽管这个说法跟时间管理专家们的建议相反,但我还是百分之百地赞同它,因为这么做会让你在早上有更多的意愿开始工作,而其他人在这个时侯才刚刚睡眼朦胧地走出家门。

你可以试试我发明的“够不着练习法”。我把一些物品放在桌子最远的一端,这样我就得费劲够着才能去使用它们。这样一来,你在克服拖拉的时候顺便还可以拉伸一下肌肉。

那办公桌里的东西怎么办?桌子里需要放一些经常用到的东西,不过记住:办公桌可不是杂物储存柜。你可以保留一个抽屉来放私人物品以备不时之需,纸巾或者止咳糖都可以,但电动玩具可不行。把所有必须的或者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里面,但要留出20%的剩余空间。接下来,你还要不断检查抽屉,决定什么东西要继续留下来,什么东西要被扔掉。其他如照片、植物或者遥控器之类的小物件可以放在附近的地方,但不要放在桌子上。同样的,把能帮你更好工作的设备都准备好,从全光谱台灯到海洋音乐等(如果你的同事不反对),它们能让你工作更有效率,使你更加投入、更有活力。

想让办公桌和工作环境都来促进你的工作效率,不妨好好地动一番脑筋。如果你觉得确实需要,而且能从上级那里得到许可,样式多样的屏风或者隔音板是个不错的选择。一个能发出轻柔的、有节奏的“白噪音”的电动风扇也能提供一个缓冲区域,让那些会转移你注意力的声音变得不那么刺耳。

每晚整理完办公桌后,记得为白天完成的事夸赞自己几句。千万不要在这个时侯因为某些你没做完的事再来责怪自己。世界上本来就有做不完的事,没有必要因为这个不停痛苦。或许你已经拼尽全力做到了最好,即便没有,你将来也会——就算不是马上,迟早也会的,最迟也不会晚于下个千禧年吧!

所以,就像我前面极力推荐的,做好整理工作然后笑一笑吧,利用好一天里最后的一点时光。这段缓慢流逝的、有点筋疲力尽的时间足够你整理好所有的文件,把办公桌收拾得整整齐齐。这样,当你准备开始即刻行动的时候,它会让你变得势不可挡。

清理完办公桌后,你还可以按照同样的原则清理你的电脑桌面、信箱、文件柜、衣橱,还有你生活的其他方面——餐桌、汽车后备箱、汽车行李箱、健身俱乐部的更衣室(就算不是为了让生活更有条理,起码也是为了你的健康着想)。这些最容易变得杂乱的地方东西越少,越能证明你掌控了自己的环境。一旦这些平凡而琐碎的事物都在掌控之下,即刻行动者们对时间的控制就会更加游刃有余。

15 办公桌和航母甲板

“假如改变不是生命必需的,那么生存也并非是强制的。”

—威廉·爱德华兹·戴明

如果你已经把办公桌搞定了,接下来就可以更进一步了——调整办公室的环境,好让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忽略其他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这涉及整理各种纸张、文件夹、报告和其他东西,在整洁的办公桌上工作的时候,确保你面前只有现在需要处理的事物。

记住,仅仅是你的视野里有太多东西也会对你展开某个工作构成障碍。

当你手头只有一个需要处理的项目或任务时,你会更容易保持清醒和专注力,即便你不是在自己的办公室或者小隔间,在会议桌或者其他地方时也是如此。

你看过电影《壮志凌云》(Top Gun)吗?汤姆·克鲁斯在里面扮演了一个海军战斗机飞行员。(电影中有句台词是:你的精神正在开一张你的身体没法兑现的支票。)他的任务之一,是把军队最昂贵的飞机安全降落在航空母舰的甲板上。

看过这个电影几个月后,我在《史密森尼》杂志上读到了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在飞机降落前,如何让甲板变得绝对干净。在航空母舰上,“全员上阵”意味着每一个人,即便是最高级的将领,也必须拿起扫帚去把甲板打扫干净。甲板上不能留下任何东西,即便是一根别针也不行,这样才能保证降落的成功。如果当一架飞机接近时,有什么东西遗漏在甲板上或者早先降落的飞机还没有离开降落跑道,就有可能引发撞机灾难。

你的桌子就像是一艘航空母舰的甲板。如果你把所有的东西都堆到桌子的角落,每天早上醒来都会有整理仙女在你的枕头底下留下一份归纳整齐的文件,那你的运气可真不错!但是事实是没有人会帮你整理桌子,你在上面堆积的每样东西都会慢慢积累,最后爆发出来,把你的工作搞得一团糟。

所以,一定要养成整理办公桌的习惯,因为它对于提高你的工作效率非常重要。不要让铺天盖地的事情把你推回到没头苍蝇般的老状态里。其实结束混乱的状态就像用热刀切黄油一样容易。只要你面前只有正在做的工作,其他东西全都从桌子上消失,你肯定会有更充足的能量、注意力和判断力。现在,你已经离即刻行动更近了。那些大公司的顶级执行官们都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办公桌永远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16 避免工作中出现意外“惊喜”

“我们先养成习惯,之后习惯才会左右我们。”

—约翰·德莱顿

确保生活中一些类似“行政”的事务不要成为你工作时的意外“惊喜”,如回复邮件、支付账单、打扫卫生、整理等等,这在帮助你获得理想的工作状态上也是极其重要的,它会让你做好充足的准备去和棘手的问题大干一场。每次棒球比赛之前,工作人员都得花费时间平整草坪、画线、处理日常事务也是如此。

有人喜欢专门留出一整天的时间来处理“邮件”,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就可以避免被打扰,展开高效率的工作了。在完成某个任务时,如果预料到可能会遇到瓶颈,你就会刻意寻找机会去磨蹭拖拉;如果你事先分配了一部分精力处理了那些偶然事件,那你就更有机会从一开始就对主要的工作保持专注力。

一般来说,在处理重要的事务前先处理些简单的,也是一种不错的策略。

如果你预料到接下来的某个阶段需要一些帮助,要在一开始就确保这些帮助能准时出现,这会让你信心满满地开始工作,否则你肯定会心虚地磨磨蹭蹭,不肯开工。

假设你决定星期六到办公室好好地整理下庞杂的文件,你在这周的其他时间里可以从上班经过的杂货店或公司的办公用品储藏柜收集一些文件夹、吊挂式文件夹、标签纸和杂物箱用来装那些没用的文件。这样一来,等到了周六的时候,你就没什么借口拒绝去办公室了。

通过事先将准备工作安排妥当——让鸭子们排成队——你完全可以确保周六的时候按照一种有效率的节奏进行计划中的工作。如果你买的垃圾袋用不完,带了太多了的文件夹也没必要担心,它们迟早都会派上用场。毕竟,垃圾随时都在产生,说不定剩余的这些物品很快就不够用了。你不可能一次用完所有的玻璃清洁剂,但是下次你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随取随用了。至于杀虫剂,我倒是衷心地希望你不再需要用到它了。

与此相反,如果开始某个重要的工作前你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那就可能会导致你的工作效率降低、在一些小事情上浪费时间,还有更多的拖拉情况(还用说吗?)!

排列鸭子并不等同于买东西。有时候,你只需要把现有的东西好好地分门别类,好比用胶带把它们粘起来一样。在许多工作中,准备好联系人的电话号码、重要网站的网址或用户名和密码的名单等等,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这些工作最好能和制定计划的活动(详见建议35)结合起来,免得使你做无用功。在动手之前,你应当谨慎地估算时间,把可能用到的东西或资源写下来,能让你对未来感到安心,而且这也是非常有益的。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尽情地享受生活,起码可以好好享受这一天剩下的时间。要是有人告诉你放下手头的工作请一天假也能好好享受,那绝对是在胡说!

如果你需要一个有效的调度软件的话,从互联网上能找到许多非常好用的软件。比如有一款专为Windows系统设计的Achieve Planner软件,可以帮助你把所有的任务分成等级,还会根据任务的优先程度不同分配渐变的颜色。但不管使用什么软件,关键在于它能够符合你的需要,而且你的持之以恒也绝对重要。

17 创造“巅峰状态区”

“明白正确的想法和正确的努力,一定能带来正确的结果,工作的心情自然会愉快而淡定。”

—詹姆斯·艾伦

能够待在“巅峰状态区”真是件很棒的事,这里我所指的是你能够拿出最好的工作状态的地方。在那儿你总是自信满满,工作起来感觉最好,蜘蛛纸牌或者接龙游戏都没有机会转移你的注意力。

不论你怎么称呼它,了解到怎样才能持续稳定地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不是件很重要的事吗?当然是!下面是一些你可以采纳的练习,来帮助你创造一个“巅峰状态区”。

回忆你的工作效率很高的时候:

● 你在哪儿?

● 那是一天当中的什么时候?

● 有谁在你身边?

● 当时的温度如何?

● 照明情况怎么样?

● 旁边有什么有用的资源?

想想那个时候的你:

● 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 前一天晚上你是怎么打发过去的?

● 前天晚上睡了多长时间?

● 是和谁一起睡的?

● 那个时候有什么样的感觉?

● 当时的健康状况怎么样?

● 当天早上吃了什么?

再试着往更大的时间范围去回想:

● 那天是星期几?

● 在这之前发生过什么?

● 在这之后发生了什么?

当时你在使用什么工具:

● 你是在使用台式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

● 你在使用什么其他工具?

● 你在使用钢笔或铅笔吗?

● 你在使用便签纸吗?

● 你是在上网吗?

● 你使用了什么资料?

● 杂志、图书或者地址簿出现过吗?

最后来考虑下其他的因素:

● 你的窗子能看到外面的风景吗?

● 你坐的椅子舒适吗?

● 你使用的是书桌还是餐桌?

● 你当时是在乘坐交通工具吗,比如飞机或火车?

● 当时的环境是安静的,还是有些轻微的背景杂音?

● 四周墙壁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 房间里铺着地毯吗?

● 你听到有其他人说话吗?

● 身边放有一杯水吗?

● 你当时离卫生间很近吗?

●你当时离咖啡机很近吗?

● 当时喝的咖啡是现磨的,还是速溶的呢?

按照你的实际情况,在上面的清单上把出现过的元素画出来。毫无疑问,答案开始显现了。接下来,再从你的回忆里找到另一次类似的经验,再读一遍上面的问题。有哪些元素出现过两次了吗?

如果你能重复三四次上面的测试,一定能够总结出一个非常有用的模式。你会发现出现哪些元素意味着你可以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对于即刻行动者来说,如果他们在面对工作的时候卡壳了,他们会模拟给自己带来巅峰感觉的环境,然后信心满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18 准备好工作现场“杀虫剂”

“我们好不容易省下一点时间,却又用这点时间来思考到底该干点什么,生活中有一半的时间就这么消磨过去了。”

—威尔·罗杰斯

假设你正在使用电脑工作,突然显示器开始变得忽明忽暗,它不停地闪来闪去、时好时坏。你中奖了!这么令人沮丧的事没法不让你的血压升高、精神紧张。计划好早上要完成的工作该怎么办呢?等待技术部门来修理电脑可没有排在我的日程表上啊!办公室里诸如此类的干扰,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郁闷”。

当你发现身处的环境中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促使你分心的干扰和诱惑(或者说整个社会都是如此),即使是最简单的任务,也会像吸满水的海绵一样膨胀到你无法承受的地步。有时候,你之所以在一件事情上不停地拖拉,纯粹是因为你心里一直盼望着有些干扰会出现。要想杜绝这种可能性,首先要杜绝干扰的出现。就像Terminix除虫公司里,是绝对找不到虫子的。

为了集中精力,你可以从一些日常事务中逃脱出来,比如把电话关机、不接待访客、拒绝查看电子信箱等。日常事物的干扰会成为你拖拉的理由,所以一定要在它们还没露头时掐灭,给自己创造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没错,这意味着你没有开心网,也没有微博。如果你在应该工作的时间实在拒绝不了网页、邮件或者蜘蛛纸牌诱惑,你可以求助于Temptation Blocker(程序运行时间限制软件)这样的软件,它可以在限定的时间内防止你去接触一些特定的程序。

如果你估计完成某个任务需要一个小时,那就确保在至少90分钟的时间里不会有任何干扰出现。假如你在30分钟到90分钟之间完成了工作,那你随时都可以回到正常的世界。有时候,把自己关进一个私人空间也会很有效果,如一间隔音的房间或者保险库,这样你就可以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要完成的工作上了(下一条建议会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与干扰作战

毫无疑问——起码对我来说如此——办公室里最让人抓狂的就是自己的工作被打断。许多公司的管理人员总结过超过15项的工作时让人不爽的事情,其中包括工作量太大、对公司政策不满、惩罚别人、跟上级打交道、平衡工作和生活、制定预算、带领员工做自我检讨以及工作节奏被打断。你能猜到吗?排在首位的正是工作被打断!

多年前,《工业工程》杂志发表过一项研究成果,认为管理员们一般每次的工作被打断会持续6到9分钟。你可能觉得这虽然让人郁闷,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不妨往下看:一旦他们被打断之后,要想重新回到工作状态平均需要3到23分钟!就算你的数学不太灵光,也能很快推算出,哪怕每小时你只被一丁点的事情的打断一次,你的工作效率就会被彻底摧毁。现在,你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些人会把工作被打断排在第一位了吗?如果身临其境地想象一下,一个被单薄的板子隔开的房间里挤进120个人,那你一定会立刻明白到哪儿才能找回工作效率。

以前总有人抱怨说:“这儿实在太吵了,我都听不到自己在想什么。”现在可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实在太吵了,你都听不到自己在“说”什么!

一个手下有6名员工的公司经理曾经咨询过我,他很想完成更多的工作,可是每个员工每隔几个钟头都会带着问题来找他,让他疲于应付。假设每个员工每2小时来问他1个问题,那他就需要每天向每个员工解答4个问题。有6个员工的话,他一天就要回答24个问题,或者说一周被打断120次。如果这名经理每周工作40小时,那每小时就会被打断3次!现在,再来算算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从每次的干扰中摆脱,重新进入工作中。很显然,他的一天就这么被这些问题毁掉了,这可不是开玩笑!

我为他提供了一个方法来对付这些干扰,重新赢回对时间的控制。我把它称之为“J-4系统”(J是我名字的首字母,你可以用任何字来代替)。我要求他把接收到的问题分成以下四类:

1.第一类J-1型的问题,答案都是现成的且摆在书面上的(在公司的员工手册或其他文件上都能找到),并不需要管理者来回答。他只需要告诉下属:“以后不需要带这种问题来问我,公司的资料上面有现成的答案。”

2.J-2型的问题属于同事或者会计员能回答的,管理者不用自己来处理,只需要告诉员工去找那些特定人来解决这些问题即可。

3.J-3型问题只需要管理者简单直接地用“是”或“不是”来回答。这类问题需要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互动,但不需要很多——一个简短的电话、对讲机的几句对话,或者在寻呼机上呼一下即可。

4.最后的J-4型问题,管理者必须花费一些精力亲自来解决,他可以说:“好吧,把它交给我吧。” “我会解决它的。”或者“没问题,我不会忘了的。”

一周之中,能有多少问题可以划入J-4型呢?假设一个员工每周问的6个问题里面,只有2个属于J-4型,那么你被打断的次数就能减少一半了!事实上,管理者被打断的次数会越来越少,因为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员工会变得更加独立,提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少了,这其中也包括J-4型问题。这样一来,管理者就能更好地利用他的时间了。

如果你需要一些额外的帮助来排除干扰,你可以下载一种无干扰写作软件。像是霍格贝伊软件公司(Hog Bay)为苹果系统开发的WriteRoom软件(Windows系统版本叫做Darkroom),可以让你回到电脑刚出现的时代,眼前只有白色的屏幕和绿色的文本。现代那些多种多样的诱惑再也不会出现了,“只有你和你的文件而已。”正如霍格贝伊网站上宣称的,这款软件是“为那些喜欢单纯的打字机,但却生活在数码时代的人准备的。”

要是你已经制定了一连串的行动计划,你肯定希望能不受干扰地前进。因此,从一开始就做好防御措施,把可能的干扰锁进笼子是很关键的。许多人一开始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好,不过很快就放松了警惕,然后就开始哀叹怎么完成一件事会这么艰难。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拒绝干扰,集中精力的能力!

19 把自己隔离起来

“从小我就被教导,一切只能靠自己,我的未来握在自己手上。”

—达利斯·奥格登·米尔斯

有时候,为了能让自己全神贯注,找个地方藏起来也不错。如果你决心要排除所有的干扰,那就给自己创造一个没有干扰的环境,比如用在家办公来代替去办公室工作。你可以把自己锁在一个房间里,墙上贴上警示的标语,在顶楼上隔出一个小单间,或者干脆到离家较远的地方,这样更可以避免被打扰,如在你家附近的旅馆定一间房间。

有时只要你远离众人,就能更好地集中精力解决该解决的问题。通常在其他情况下需要一周才能解决的问题,在不被干扰的情况下,你只要一个小时就能搞定了!

问题:这听起来实在太奢侈了,有多少人真的这么做过呢?

答案:基本上每个人在如何完成一项工作上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如果你想要暂时离开办公室以便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手头的工作,大多数老板都是善解人意的。毕竟,他们付你钱可不是让你来无止境地拖拉的。

首先,你得确定一下,在下列的地点中,哪个能让你工作起来事半功倍:

● 会议室

● 同事的办公室

● 公园的长椅

● 家里的阁楼或地下室

● 图书馆

● 湖上的船里

● 后院的走廊

● 旅馆里

● 停靠在路边的汽车里

● 户外的桌子上

● 办理登记手续的长队里

● 孩子的树屋里

究竟哪个地方合适,你到了那儿就会知道。在那里,你会感到舒服、从容、有效率。

不过,找到了属于你的地方后,你还是会面临如何保持专注的挑战。有些人告诉我:“我知道我应该立刻去完成这个工作,可我心里始终惦记着要去做其他的事。”这就是最典型的拖拉现象:当你正在处理一些很难处理的事务,与此同时,你的大脑却没法不去想另外一些事情。

所以,你必须坚持做你该做的,把所有其他念头都从大脑中赶走。这听起来有点残酷,但是当你被某个拖到不能再拖的重要任务搞到头晕目眩、毫无头绪时——面对现实吧,你已经错失了很多解决它的机会——你会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无助!

不要再犹豫了,什么才是最佳的利用时间的方式?不就是做你该做的事吗?

20 什么时候是“最佳时间”

“真正的荣耀,来自于我们默默地征服自己。”

—约瑟夫 P·汤普森

很多人相信,他们之所以拖拉某件事,是因为要等一个“合适的时间点”,时间到了,他们就能轻松地开始和完成它。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要做的事情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完美”的时间点。我知道有人喜欢在每天的前几个小时动手工作,有些人一定要等到一周里的特定某天才开始工作,还甚至有些人会等待一个特定的天气情况!这完全是在自我欺骗。不管你多么愿意相信它,月亮的阴晴圆缺可决定不了你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工作,赶紧把这些念头扔到垃圾箱吧!

确实有一些工作上的任务在某个时间处理比其他时间更合适,但你能面对的大部分的工作任务,这个时侯做和那个时候做根本没什么区别。如果要求你在下午之前提交一份报告记录,你在上午8点42分或是9点完成,对于其他人来说有任何区别吗?

你觉得,国税局会关心你是在2月27日早上10点36分还是11点08分交税吗?要是根本没人等着要穿烘干的内衣,你在看完新闻前还是看完新闻后把衣服从洗衣机里拿出来,还值得好好讨论一番吗?

如果你还在等待某个完美的时机,那就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幸运的是,我们本身就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我们都能够被改变。快放弃所谓的“完美主义”吧!现实是你一直拖拉的事情本身就不完美,也不可能变成完美。你能得到的最好结果就是一步步完成你的计划。

对于大部分你一直逃避去做的事情来说,你永远也等不到那个完美的时间点。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的“完美的启动时间”,只不过是你的精神为拖拉找个借口而已。

一旦你意识到没有完美时机这回事,你会明白最好的时机就是当下!以后当你发现自己又被等待迷惑,比如等待天气变好或者心情好的时候,不妨想想,比起要在屋子里完成的工作,外面的天气可不那么听话。如果你在等着自己“喜欢它”——喜欢这种精神状态远比你想象得更容易被控制。你什么时候会喜欢去打扫仓鼠的笼子呢?你等的时间越长,它就会越脏,那你会喜欢还是不喜欢呢?

如果哪天你收到了一张支票或是一封表扬信,你肯定会觉得那天是个好日子。那么,要是支票或表扬信是在前天或是后天寄到的呢?我们有一种天性,喜欢根据一些外来的事情来判断这一天是不是比另一天更好。但是天上可不会掉馅饼,你得到这些钱或表扬不是因为今天是个好日子,而是因为你做了应该得到它们的事。

同样的,相信某个任务必定有某个确定的启动时间也是错误的。完成这个任务的能量早就在你精神上准备好了,它比你认为的完美的时间点要早得多。你开始工作的第一分钟和其他任何时候比起来都是一样好。

如果怎么都摆脱不了这种想法,你可以和某个虽然一再拖拉,但终于完成了某项任务的人聊聊天,我相信,你坚持的所有关于“完美时机”的念头都会一扫而空。你付诸行动的那一刻,就是最好的时机。就像“好日子”一样,“完美时机”的想法也不过是一种幻影。当你能够让自己感觉到积极的时候——当你感到心情不错的时候——这就是个好日子;当你能够着手去处理一直被拖拉的重要任务时,这就是最完美的时机。

第三章 扫除关于效率的误区

21 跟着“鼻子”走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

在本章当中,我会大胆地带你走到其他研究拖拉的人没有去过的地方,给你介绍一种很古老的增加效率的方法。不过它虽然古老,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显得非常激进和不可思议。建议6中提到过,你可以在想象中浮现你取得成功的情景,这里,我会教你用鼻子“闻到”成功的气味。你还记得上一次和对你非常重要的人紧靠在一起时闻到的香味吗?他/她身上的味道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气味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你根本想象不到它们会怎样刺激你的行动。

比如,剥下来的橘皮的味道能帮你抚平情绪波动,让你这一天的感觉更好。牙医们发现,当他们在办公室熏香的时候,病人们的抗拒和恐惧看起来都消失了,直到他们听到牙钻的滋滋声,这些感觉才会回来。即使是病人们要做根管治疗,当他们身处一间充满令人放松的香气的屋子,也会比在其他地方时显得更加轻松,他们甚至会觉得牙疼的频率也减少了。就像大嘴鸟山姆说的:“跟着鼻子走吧!”

如果被牙疼折磨的病人们都能感觉到有效,那你肯定也能通过改善四周的嗅觉环境来提高工作效率。生活在快节奏和信息化的社会,我们得为自己找一条道路,既能保持快乐和平衡的心态,又能保持竞争力和效率。无论如何,我们都该停下来喘口气了。人们在电脑前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诸如眼睛疲劳、心脏病、情绪低落、腰疼、痔疮等等之类的问题,也就越来越难以摆脱了。

嗅觉比起其他知觉来,能更快地改善一个人的情绪。研究证明,特定的香味能改变人的情绪和行为,从许多测量情绪和感情的测试中,都能找到支持这个说法的证据。血压、心率、体温的数据也是如此。

芳香疗法是通过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从而发生作用的,现在满大街的洗浴和个人用品店都在提供这种服务。人类大脑中的边缘系统负责的是嗅觉,并且和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关系密切,它会处理我们的记忆、理解和感情信息。当然,你没必要非得记住这些,只需要知道:某些香气能够让你感觉棒极了!

呼吸香气能够刺激大脑的神经元。精油分子进入鼻腔之后,会刺激嗅觉神经做出反应,然后将信息传递给大脑的边缘系统,进而引起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改变,呼吸系统也是如此。最后,精油分子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你身体的每个细胞。如果你不熟悉这些科学术语,简单点来说,就是不同的精油进入你的身体会引发身体不同的反应。

人类制造出的精油超过300种,要想把所有精油的作用解释清楚,大概得用一整本书的内容。下面的清单只精选了其中几种,不过在激发你的行动上都很有效。你会看到,有很多同种精油出现在不同的表格里,那是因为它们有不止一种疗效,你可以针对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如果某种精油正好合适,但你又不怎么喜欢它的味道,那就换一种。

效用
精油
抗抑郁
佛手柑精油、天竺葵精油、熏衣草精油、广藿香精油、玫瑰花蕾精油、迷迭香精油、檀香精油、金丝桃精油、依兰精油
提升勇气
雪松精油、麝香精油、玫瑰精油、天竺葵精油
平衡
罗勒精油、栀子精油、紫丁香精油、水仙精油
治疗失眠
薰衣草精油、水仙精油
平复心情
安息香精油、小茴香精油、栀子精油、风信子精油、白兰花精油、玫瑰精油、晚香玉精油
放松
猫薄荷精油、洋甘菊精油、乳香精油、蛇麻草精油、薰衣草精油、玫瑰花蕾精油
兴奋
薰衣草精油、柠檬精油、柠檬马鞭草精油、广藿香精油、薄荷精油、迷迭香精油

现在来看看反对的观点:有些怀疑的人质疑芳香疗法是不是真的有效,他们觉得所谓的效果不过是一种心理作用而已。换句话说,他们认为人们感觉好了一些纯粹是因为心理上相信精油有治疗作用。但是,芳香疗法如何让人感觉变好有那么重要吗?重要的是它确实让人的感觉变好了!所以,如果你觉得一种精油确实能抚慰你,请坚持下去!

要是翻遍了所有的健康食品店依然找不到喜欢的精油也没关系,但你要认识到环境会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你可以多在身边养一些会产生氮气和氧气的植物,多多通风换气,每天都喝足够多的水。我会随身携带一只玻璃杯,对于我来说,缺水比其他因素来会更容易降低我的效率。你知道吗?在你感觉太累不想工作的情况中,有一半都只因为你口渴了而已。

22 跟着“耳朵”走

“再漫长的干旱也会在雨水中终结。”

—罗伯特·福斯特

你可以“看到”成功的情景,能“闻到”成功的味道,也能“听出”你成就事业的方法。不论拖拉想通过什么方法蒙蔽你的视线,你的耳朵依旧可以为你指出一条征服它的道路。只要你的汽车里有CD或是MP3播放器,你就能控制你的环境,投入或者抽离工作。这很有趣,不是吗?

为什么不好好地利用这段时间,收听一些能够激发和推动你去行动的信息呢?

你可以听听有声图书,或从网上、图书馆里找些培训课程和自我激发方法的有声图书或录音带。苹果的在线商店也会提供一些数码格式的图书,SkillPath、Nightingale-Conant 和Dartnell这些公司都是以生产自我修养、管理、销售和职场类的有声图书著称的(说不定哪天你也会听到这本书变成了有声图书呢!)。

信不信,如果你每次工作往返需要25分钟,那么在11周的时间里,你几乎可以听完一门大学课程;只要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你就相当于听完了5门大学功课——一整个学年的学习内容。你若坚持下去,估计拿下一个博士学位也不在话下。那些以前你想做却总是卡壳的事情,现在也不是什么难题了。

最美妙的是,你自己能做主选择听什么,你让这段无聊的往返过程变得充满意义,而且这些课程没有小测验,不用写学期论文,更不用参加期末考试!

如果在某个任务上拖拉了不少时间,我就会找出一些能激发我的录音放一放,这样,不但当下发作的拖拉毛病被吹得无影无踪,有时还会超额完成任务,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地想要去迎接更大的挑战(关于如何使用录音,详见建议43)。

23 学会“忽略的艺术”

“智慧的艺术,就在于知道应该忽略什么的艺术。”

—威廉·詹姆斯

我经常在下班后的晚饭时间接到一些电话,他们一般都会这么开始对话:“嘿,戴维森先生,今天晚上过得怎么样?”要是杰瑞·宋飞(美国著名的喜剧演员)在下班以后接到了这样的电话,他会怎么回答呢?他肯定说:“嗨,你把电话号码留下吧,等明天你吃晚饭的时候我再打给你。”

有一次我接到了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纯粹出于礼貌,我决定听听看他要说什么。他刚刚从证券行出来,想给我介绍一些投资计划。结果我不假思索地说:“等等。千万别告诉我你要把所有的35种计划都说一遍。先归纳一下,我真的不需要知道那么多,只要告诉我3种你觉得最适合我的计划就行了。”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终于同意挑选3种资料的信息发送给我,而不是按他的想法发35种。然后,他又开始跟我聊他的公司刚刚发表的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想把这些一起发送给我。

我告诉他:“别,千万别。我不用读这些报告。要是我想读的话,我可以给你打电话,可以到网上去找,可以去你的公司要,还可以去联系《福布斯》或《财富》杂志的读者服务部。如果我想要的话,我有很多很多种方法能拿到你的年度报告。所以,请别再给我发你的年度报告或季度报告了。”过了一会,他终于屈服了,同意不发这些报告给我。

接着,不骗你,他又开始就他的10K——上市公司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年度报表——发表意见,然后我们又把前面的套路演练了一遍。再然后,他竟然开始不可思议地谈论起了一些文化方面的话题,而这些全都是我不想聊的。难道我是在对着一堵墙说话吗?

我花了8分钟时间只是为了告诉他,如果他想要跟我有什么业务上的往来,最好的接触我的方法就是给我提供他认为最适合我的情况的3个投资计划。尽管他同意了,但我开始怀疑接下来他到底能为我推荐什么东西。

我放下电话后继续做我的事,把这件事彻底忘了。4天之后,我接到了他的证券行发来的一个快件。很大一包。不,这么说不太准确,是非常大一包——足足有3/4英尺那么大。

这里面到底装了什么呢?我一无所知。不过从地址判断,我知道这个包裹里的东西肯定和我们上次的谈话有关。我把包裹拿过来,试图用我强有力的手腕把它撕开,但是它是一个“撕不烂”信封——你知道,就是用胶布封得严严实实,你撕不烂它——所以我把它扔进了垃圾文件堆里。我对付不了那个证券经纪人,估计也对付不了这家证券行。他们赢了,我放弃了。从此以后,我再没有和这个人有过一点联系。但是想想,要是他给我寄了个小点的包裹,说不定我就成了他的客户。谁晓得呢?说不定他现在已经让我发大财了。

每次当我收到一个大大的、装满信息的包裹,我都会迅速地把它凝缩成短短几页我需要的信息。我会使用严格的标准,迅速地把一页纸的信息缩减成几个清晰的要点。依此类推,将一份很多页的文件浓缩成一两页纸的精华,再把这些要点组织一下,打印出来。这样做可以保证你将来能迅速地复习这份文件,保持文件夹的整洁,让你收集的文件更有针对性,同时还可以减少你的焦虑。

如果你得不到足够多的信息来做决定呢?有很多人相信在最终拍板之前,他需要尽可能多的信息,如果觉得得到的不够多,就会开始拖拉。但是,在这个信息过剩的社会,不管你是要买什么的东西、雇什么人,或是开一家快餐店,你都能找到足够的信息来决定这件事。事实上,你会发现信息如此之多,以至于想做个简单的决定也变得不可能了。毕竟,扑面而来的信息越多,你的信心动摇得就越厉害,越会助长你的拖拉。

有人做过一个研究来了解信息在人们做决定时所发挥的作用。参加实验的人被随机分成两组,他们都被要求对某件商品做出购买决定。有一组人看到了很多的数据、分析和文章——都是他们觉得需要的信息。另一组人只是凭直觉做决定。几周之后,两组人的反馈显示:那组依靠直觉的人,对他们的决定的满意程度更高!

如果你40岁的话,你做决定的时候就会有40年的经验来支持你。直觉可不是偶然砸到牛顿脑袋上的苹果——它完全是你从之前生活中学习到的东西在一瞬间的呈现。每个人都有凭借直觉做出选择的能力,只不过对于某些人来说,相信“直觉”不知怎么变成了一种禁忌。你相信吗?世界上最顶级的CEO们,都会跟着感觉做出重要的决定。即使是比尔·盖茨也是直觉的忠实信徒,看看他现在取得了什么成就!

《时代》杂志刊登过一篇关于波斯湾战争的文章。科林·鲍威尔谈到说,在他的军人生涯中之所以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原因之一就是他会等到收集到60%的数据时,就根据这些数据、他的经验以及他的直觉做出选择,而不是非要等到百分之百的信息都齐备了。所以,是该改变一下你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了。正所谓过犹不及,特别是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社会里,即便是同样的信息,也能把你领向各种方向,当然也会妨碍你的选择。

下一次给自己一个机会,让大脑中的“决定”装置来指挥你赶快开始某个工作吧!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装置,你肯定也不例外。

24 事情越拖越难办

“每天开门和关门的方式,决定着我们生活的方式。”

—弗劳拉·惠特莫尔

犯懒的时候,我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件事拖到明天会变得更简单吗?”答案就是——NO!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我从行业协会收到了一封邮件,协会要求我参加一个简单的调查,可我现在很忙,很不愿意参加。谁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所以我可能会把这封邮件先塞到别的地方,等到“有时间”或有心情的时候再来处理。只不过等到你邮箱里未回复的邮件堆积如山的时候,恐怕你的自然反应可不是你期望的那样。这些琐碎的事务很容易堆积成山,而且比起你一开始就立即处理,这个时侯再去处理的难度恐怕要大得多。

回过头来说这项调查,我会问自己:“这个调查如果拖到明天、后天或者大后天,会变得更加容易吗?”答案当然是:“不。”然后,我马上开始阅读问卷,选择答案,折起问卷,把它塞到回邮信封里,即刻把它寄了回去。这样的处理方式,让我收获了几个小小的好处:

● 我不用再为这件事“纠结”了;

● 我没有把信塞到找不到的地方,以后也省得再花时间把它翻出来了;

● 我没有让等待我解决的任务变得更多;

● 我不用去增补我的日程表,也省下来一些时间;

● 能在当下迅速地完成调查,让我感觉到自己很有效率;

● 能这么快地完成这份问卷会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人们可能会打电话或者写信给我以示感谢;

● 我可以奖励自己一个笑脸贴纸……

这些好处的产生,都源于一种正确的认识,即一个任务以后处理起来不会比现在处理更轻松,处理它最好的时机就是当下。正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尺五。”“以后”意味着你必须花费时间来重新认识这件任务,这也需要相当多的精力。一个人又能有多少精力用来挥霍呢?

你手头是不是有需要回复的邮件呢?如果以后再处理,是不是比现在处理起来更轻松、好处更多呢?如果是的话,你可以等到以后;如果不是,现在就把它打发掉。即便是那些只需要点击一下自动回复按钮的邮件,当下做也比拖到以后要好得多。想想看,要是你需要打个电话,以后打会比现在打好吗?如果是的话,你可以放心地把它推后,但它不会因为推后就变得简单轻松了,所以还是帮帮自己,现在就打吧。这可不是说非要穿着耐克鞋,才需要我们“just do it”。

25 “决定”的惊人能量

“机会只敲一次门,但诱惑则在不停地按你的门铃。”

—无名氏

假设有一项工作摆在眼前,你思来想去还是不想去做它。因为不管它到底有多重要,对于你来说,不过是一件别人安排你做的或你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而已。

只是我们都应该明白,想不想做这件事并不应该妨碍你去决定或选择做这件事。专业人士从来不会等到自己有了心情了才会去做某个工作(详见建议27),同样的,尽管你不是很喜欢处理一些问题,但这跟你要不要决定去处理它们完全是两回事。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就算是改变你的语言(详见建议8),也能彻底改变你处理某件事情的态度。你“应该”做的事,当然不像你“乐意”做的事那么让人兴奋。不过,如果你能理智地命令自己选择或决定去做什么,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如此一来,你也不用被心情控制着做或不做什么了。

“啊,这只是一种语义学上的狡辩吧!”你可能会说,“你是在跟我玩文字游戏,这真的能让我从拖拉中摆脱出来吗?”绝对可以。研究发现,人类实际上是运用语言进行思考的。这就是为什么说保加利亚语、波斯语或英语的人,还有胡言乱语的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所以,选择使用的语言的微妙差异,会使我们把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如果你被指派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要再去关心你是不是愿意去做,只要决定去做就行了。

26 找个好帮手

“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塞内加

不可否认,有些工作确实很难,你没法一个人对付它。在这种情况下,你就需要找个帮手。那些面临同样挑战的人,能为你提供很大的帮助。你能找到正准备做同样工作的人吗?如果有的话,你就找到了可以并肩作战的人选。即刻行动者并非意味着单独行动,寻找有着共同目标、面临相同挑战的伙伴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一个短期合作的搭档,哪怕只是一个可以互相倾诉的人,都能给你带来非常大的好处(详见建议44,介绍了如何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你大概已经发现,单独工作比起和别人一起工作要艰难得多。如果你把某个工作看做是一段孤独的旅程,特别是那些有着很高风险的工作,你就很有可能产生拖拉的倾向。能有一个搭档,会消除这种恐惧感,毕竟待在群众中间总是最安全的!

虽然俗话说,盲人给盲人指路,永远也找不对路。但两个人共同迎接一个挑战,可和盲人互相指路的情况不同。你可以做搭档的咨询师,因为没有人会比你更了解他的心情和处境。能够和别人一起共渡难关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然人们为什么参加“戒酒互助协会”、“单亲父母互助会”和“反对酒后驾车妈妈会”?因为他们能从这里得到支持、认可和同情。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处理任务的挑战就变成了在正确的时间,找到一个合适的搭档。搭档可以分为许多种,也可以有不同的标签。如果一个人能以下面的词汇描述,那他就可以成为你的资源:

● 朋友、老朋友、密友、死党、穿一条裤子的人

● 老兄、老弟、兄弟、姐妹、闺蜜

● 同志、战友、有难同当、一条船上的

● 同事、合伙人、合资伙伴、搭档、委托人、合作者、互助、同僚

● 同学、支持者、靠山、助手、队友

当你去参加会议的时候,试着接触下那些可以建立联系的人。多多收集和你相同或不同领域,但都和你面临同样处境的人士的名片和电邮地址。不论你是属于什么行业或部门,这样做都可以为你提供一种争取成功的资源。

如果你的身边至少有一个可以分享意见、人生感悟以及提出问题的好伙伴的话,你就不会那么容易陷入灵感枯竭的沙漠里。有了无数的灵感护身,再强的风沙也阻止不了你前进。发现一个在和同样的挑战做斗争的人,你完成你的目标的可能性就增加了一分。

就算找不到可以合作的搭档,你的办公室或公司里也可能有这样一个人,只要和他简单地聊上5到10分钟,也足以让你行动起来了。不管到哪儿,你总是能找到喜欢你的人吧?要是发现自己在某项工作上灵感枯竭,试着去找找那些有见识、能给你启发的人,请他们来帮帮你。如果披头士也会向朋友们寻求一点帮助,为什么你不能呢?

特别是遇到那些看起来难以完成的任务时,那些了解这方面情况的人能给你的建议可以说是最珍贵的礼物了。为什么?那是因为当你的问题得到解答了,你会对于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充满信心,这当然会减少你拖拉的倾向。等到你的领路人离开了,你也赶紧捋起袖子,大干一场吧!

27 “没心情”是最烂的借口

“我们从一直重复的动作中诞生。优秀并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习惯。”

—亚里士多德

格兰·米勒曾经写过一首歌叫做“没心情”,这首歌在20世纪40年代非常走红——只比你的出生早了那么一点时间。对于恋爱这种事情来说,有没有心情至关重要,不过在工作上,非要等到有心情了才动手,绝对是在浪费时间。这是一个非常烂的逃避的借口。

上个世纪的明星们随心所欲地说句“没心情”就头也不回地离开片场(比如玛丽莲·梦露),还能够得到人们的包容,但在今天,你已经很少能听到这样的事了。电影工业的竞争极为激烈,预算也很紧张,拍摄日程事先都已经紧凑地排好,投资者们都期待着他们的投资有所回报,因此演员们也被期待能守规矩。现在已经没有多少空间留给那些爱演的人了,当然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一直等到你“有心情”了。

对于专业人士来讲,当今世界一直等待某个人“有心情”再去行动是件奢侈的事,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忍受。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也不可能等到有了心情,才为顾客提供服务。假设你是一个心理学家,今天已经预约了很多位顾客,却对他们说:“我现在不能跟你进行约谈,因为我实在没心情。”你觉得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如果你是一个职业拳击手,你能选择在一个重要比赛上借口没有心情就拒绝登台吗?我相信你绝对不会,因为这会让你被打翻在地或是失去一只耳朵,到底会如何完全取决于你的对手是谁。

你知道一个职业作家和业余爱好者之间的区别吗?职业作家无论是否有心情,都会按计划坚持写作;而业余爱好者则非等到心情来了,才能写出一点有感觉的东西来(其他时候写的东西都拿不出手)。看遍整个社会,无论是总统还是牧师,也无论他们的感情和感觉如何,都必须履行职业责任。

你当然也不能例外。要是在办公室里,到了截止日期你说没心情调整三维数据的轴,那又如何呢?你会因为自己一开始没什么心情,结果迟迟不能完成某件重要的工作吗?我想很多人都会。这一点对于所有你拖拉的事情来说都是一样的。

唤醒你的勇气开始动手吧,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不管你是不是有心情,这些很快都会不重要了,因为开始行动会被证明是件鼓舞人心的事,它会让你的心情向着积极的方向转变。以后再也不要让“心情”来左右你的工作了。这种任性的魔鬼,就由你来亲自动手埋葬它吧。愿它安息。

28 重新启动自己

“想要获得未来的人,不会浪费他的现在。”

—罗杰·巴布森

假设你的汽车在路上抛锚了,你一定会着急地立刻去按助动启动的电源,在试过几次之后,引擎又开始运转了。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你觉得汽车这个时候罢工可不合时宜,你还想让它正常行驶上20分钟呢。就像坏在路边的汽车一样,一旦你有了拖拉的念头,工作停了下来,就必须试着重新启动自己,重新上路。这个办法比先去征服你的任务中比较难的那部分要简单得多。仅仅是打开你的电脑,把CD放进CD机或是打开你的收音机,都足以让你重新找到之前的工作状态。

有时电脑启动的声音会带给你勇气。当然,可能办公室里的嘈杂声会湮没电脑启动的声音,不过从本质上来说,这更像是一个仪式——象征着某件事情拉开序幕的仪式。按下电脑开关让它启动,打开合适的文件夹和文件,这些活动和你尝试助动发动汽车是一个道理。

一旦你的电脑启动起来,你的硬盘开始颤抖,你就正在经历着对自己的一次助动启动,而且每次助动启动都能帮助你捕捉住自己的第一个,也是最好的想法。

接下来,我会特别为你介绍另一种助动启动的方法。当一个新的软件被介绍到你的办公室,你会立刻兴奋地、迫不及待地熟练它——就和那些为星际大战着迷的科技极客们一样吗?绝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会这样做。还记得向别人寻求帮助的价值吗(建议26)?这也能帮助你启动自己。找找看你的部门里谁是电脑爱好者,你可以借助于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兴趣来赶走你的拖拉,特别是在涉及一些和科技相关的任务时。

假设你要学习一种新的软件或掌握某种新机器的操作方法,而你非常讨厌这件事,就想要把这事拖下去。千万不要像我以前做过的那样:在一台电脑前花费了无数的时间,一边阅读使用说明书,一边研究什么是启动和制动,幻想我能突然变得擅长操作电脑,结果却发现我在这方面完全没有天分,靠自己完全玩不转。

如果你正好能发现一个在此方面很擅长的人,而且他能够帮你答疑解惑,原本看起来很艰难的事,似乎也突然变得容易了。就我个人而言,我坚决地拒绝阅读使用说明。我有很多大学的学生做助手,其中有些人正好是专修“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他们会把我从对一个新软件的困惑中解救出来。我们建立了一些我经常使用的快捷方式,把它们写入硬盘,存到我经常使用的文件夹里。

既然没法对整个操作系统都了然于胸,那我只好集中去掌握我想要使用的功能了。在对软件熟悉了一些之后,我开始向助手们问一些“假如”的问题:如果我想这样做怎么办?如果我想要使用这个功能怎么办?如果我想要删除这个怎么办?如果我用锤子把电脑砸烂了——怎么再把它修好?然后我们开始讨论各种可能性——一种软件的操作常常有许多种方式——最终,我们找到了最适合我的路子,没错,我现在就在用这个软件写东西!

然后,我们把所有操作指令存在一个文件夹里,这样一来,我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忘记怎么操作那些复杂的软件了。我不用再走弯路、不用再拖拉,也不用再跟极客们进行痛苦的对话了。现在,遵循着常用的步骤,我就能对付这些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累赘的、乏味的、令人沮丧的任务了。

同样的,如果你发现自己一旦碰到那些和软件啊、科技啊或者任何其他领域相关的事情想要偃旗息鼓时,不妨去找找那些经验丰富又值得信赖的向导,他们会给你注入重新启动的动力。

29 给大脑一点消化的时间

“我生命中的成功,都要归功于行动前的1/4小时。”

—霍雷肖·尼尔森

还有一种助动启动自己的方法,就是事先熟悉一下工作内容。假设你知道星期一要开始做某件工作,而你心里很是发虚,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让它到时候看起来不那么可怕。其中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就是在周末之前,先把这个项目的内容熟悉一下。你可以仔细地查看所有对项目有用的材料、记下一些有用的要点、勾勒一个大概的轮廓或是现在就开始做些准备活动。当然,你现在还看不到这些活动的价值。

到了周五下午,你可以好好放松下自己的神经,随便想点什么都可以,这短短的10分钟会在星期一的关键战斗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周末期间你不用做任何和工作相关的事,可以好好放纵自己,瘫在沙发里懒懒地看上一天电视。不用操心,事实上你的潜意识已经开始思考这件工作了。你的精神里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种下了一颗种子,它开始进入了萌芽状态,新的念头开始涌现,一个计划正在成形。最美妙的是,所有这些都是在你舒服的躺椅中诞生的。

当你星期一准备开始动手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比之前预期的要更容易投入进去。那些提前的准备活动奏效了。所以,如果以后你准备在下星期处理一些被延迟的事,先在周五简单地把这件事过一遍,这样再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你的头脑里已经有了准谱了。你也可以在一个星期的中间或是在你去休假之前这样做,甚至是去吃午饭之前——它可以是任何一个时间,只要在这个时间点和你行动的时间点之间有一点时间来让大脑处理这些信息。

我很幸运能够拥有很多的听众和读者。有一个听过我关于拖拉这个主题的课程听众给我寄过一封感谢信,讲述了她利用这个方法获得成功的故事。她说自己总是在半夜的时候醒过来,然后就再也睡不着了。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了我演讲的内容,就随手抓起了一些关于早上要做的事情的文件,在床上读了一会儿就躺下睡了。

等到早上开始办公时,她重新打开那些文件夹,非常高兴地发现自己很容易就进入了工作状态。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她前一晚随意打发时间的预先体验活动!这多么划算啊!

30 最不喜欢做的不一定是最难做的

“艰难的工作之所以变得艰难,是因为你选择在错误的时间处理一件原本很简单的工作。”

—伯纳德·梅尔泽

下面,让我们用一则很短的建议来结束这一章,这也是一种让你能很快上手的方法。有时,一种原本很有效的方法会变得单调乏味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尝试下别的方法了,甚至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前面几种方法都可以做反向的尝试)。我知道这听起来简直是一派胡言,但是要对付拖拉这头狡猾的野狼,有时必须要用更狡猾的方法。这可是一场残酷无情、你死我活的斗争,稍一疏忽你就可能前功尽弃。

如果你能控制工作的程序,把你不喜欢的先提到前面来做是个很有用的办法。如果你先做自己喜欢做的,把不喜欢的留到最后,你拖拉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谁也不想让拖拉破坏自己成功的美梦吧?如果你先解决了不喜欢的任务,一开始就不会给拖拉可乘之机了。

下次遇到某个你可以控制程序的任务时,不妨来试一下这个方法。而如果你做了相反的选择——先做容易的部分,把难的部分留到最后——拖拉出现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你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和芝加哥小熊队想在本世纪赢得超级棒球联盟冠军的机会一样渺茫。对不起啦,芝加哥的球迷们,但这就是事实。

第四章 责任的力量

31 你永远都可以选择

“当你坦然、自愿地选择承担某种责任,拖拉也就无处容身了。”

—史蒂夫·包林纳

这次,让我们来谈谈“如何”活在当下的问题。研究“创造力”的管理学大师罗伯特·弗兰兹告诫我们,认真决定自己的选择,并对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你就会越来越清楚自己向往的结果。做出明确的认真的选择也是征服拖拉的好方法。弗兰兹建议,我们做出的每个选择应该都是基于理性的,而不应该让你对每个选项当下的感觉影响你的判断。

不管你现在是生气、焦虑、兴高采烈还是伤心,也不管你傻头傻脑、反应迟钝、内向害羞还是喜欢打喷嚏,事实上,你做出的每个选择都会对你接下来的行为和表现产生影响。

一个人如果对世界做出被动的回应,他是不可能控制什么的,因为一味的被动只会削弱你做出选择的能量。如果你能通过明确自己现在的感受,认清自己现在的情绪,那么那些被压抑的能量就会被释放出来,你才能更好地看清眼前的现实。对于选择如何去感觉和行动,你比你知道的要拥有更强大的控制能力。

通过长期坚持做出积极的选择,你对事物和自己的控制力就会越来越强大。下面我会举出一些例子,教你如何通过选择克服拖拉,激发出自己的激情。

注意,正确的选择是表达你想要的结果,可不是你想避免的结果(千万别说:“上帝啊,我希望我不要再穿着这双鞋去公司了!”)。搞清楚这点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不想要什么”的选择对于驱使你去行动几乎没什么能量,只有直接地说明你“想要什么”的选择,才拥有巨大的威力。

我选择:

● 毫不费力地开展手头的工作

● 享受我的工作

● 每天都轻松地总结这一天的成果

● 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 保持平衡和和谐

● 遵守纪律,保持自制

● 坦然地面对未知的事物

● 用热情迎接我的任务

● 熟练地处理我面临的挑战

● 这一整天都保持高效率

● 保持持续不断的动力去实现目标

● 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 每天都活力十足地离开办公室

● 及时做出新的选择

● 做出真正对我有用的选择

● 更多地依靠自己,而不是这本书

记住,你能够控制你的工作过程,也能决定你人生的样子。现在应该选择什么?当然是选择成功!

32 休息,休息一下

“人们都说我很有天赋,但我所有的天赋不过是当我拿到一个课题的时候,尽可能深入地钻研它。”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我在全国为各大公司做巡回演讲时,不止一次发现观众席上许多人的神情看起来疲惫到了极点。事实上,这些人本来都可以在工作时间或周末抽出一点时间好好休整一下,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

或许想要保持效率的最大的障碍,就是你不愿意让自己“休息一下”(就像小学时候你经常偷懒一样)。对于每个人来说,能有一点时间用来安静地沉淀和反省都是很重要的。即使是小孩子,偶尔安静地休息一会儿也能收获很多东西,那么对于成年人来说,安静地反省不是更加重要吗?如果你能及时地暂停一下,冥想片刻,等待你处理的那些项目或任务看起来还会那么可怕吗?

如果有一种方法能让你在家里、办公室或是其他任何地方,能随时随地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找寻到内心的方向,那么你承受压力的能力、你的生活、你的事业还有你面临的挑战,将会有什么不同呢?有一次,我和一群公司的经理以及他们的配偶交流,有许多配偶抱怨他们的经理丈夫和妻子几乎不允许自己拥有休息的时间。但你想不到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如果你能每天抽出几分钟多休息几次,你会变得更有效率。每当你从饮水机或休息室回到座位的时候,去吃午饭前或是吃完午饭回来的时候,都是不错的时机。当然,你还可以找到更多合适的休息机会。

我们应该经常安静地反省,拒绝那些不必要的念头和活动。有时候,我会带领我的听众们做一个简单的练习。我请他们掏出手表来,然后盯着手表专注地看上一分钟,其他什么也不要做。平时大概没什么人会这么做吧!每天的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信息迎面而来,试图挑动我们激动的情绪和行动,使得安静地待上一会儿或是安静地读会儿书、想会儿事情,都变成了不值得做的事。

下面这些情况在你身上发生过吗?有人走过你的桌子然后发现:天呐,你竟然在读书!可能你会尴尬地做个鬼脸,或是感到非常抱歉,因为你没有“在行动”。你担心其他人会认为你是在拖拉工作!根据我们上面提到的研究,那些能够做到经理级别的人,每天都会花上2到4个小时做阅读。很多时候,为了变得真正有效率,我们不得不采取和社会认可的“有效率的行为”正好相反的行为。

千万不要让别人的看法捆住你的手脚。你去办公室上班可不是去接受马拉松训练的,丢掉那个手里不能停的错误想法吧。有时候,变得有效率的最好办法,就是呆坐在桌子旁边什么也不干——至少是旁边的人走过的时候觉得你什么都没干。翻翻书或是若有所思地看看窗外的风景,说不定会是你一天当中最重要的、最有效率的事。当然,你可能趁机把这种行为变成另一种拖拉,但我相信你是一个即刻行动者,绝不会这么做的,不是吗?

33 神奇的“奶奶原则”

“朝梦想的方向自信前行,像你想象中那样生活。”

—亨利·大卫·梭罗

奥布里·丹尼尔斯博士在《成为最好的你》一书中,建议我们在取得了一点小成就后就给自己准备一些奖励,他把这个叫做“奶奶原则”。就像奶奶经常对孩子说的:“不把菠菜吃完,就别想吃冰激凌!”如果你被安排了一件很头疼的任务,在完成它之后去做点让自己享受的事是很合理的。换句话说,不完成你不想干的工作,那也不要去享受你想享受的东西。可能我们小时候都曾经把蔬菜偷偷地扔到桌子底下喂狗,但现在长大了,难道还不明白这是个自欺欺人的做法吗?

心理学认为,行为可以通过不断地重复予以强化。还记得俄罗斯心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狗的实验得到的条件反射原理吧?如果你每次在克服了一点拖拉之后就给自己一些鼓励,那么你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变得更大。奖励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你可能喜欢在圆满完成一件工作后给朋友打个电话或写封邮件,对其他人来说,到楼下散散步、品尝一些点心、小睡上20分钟、浏览下最喜欢的网站或是洗个泡泡浴,都是一种鼓励。

有些人奖赏自己的方式是读读喜欢的杂志或图书、下厨做一顿好吃的、看看电视节目、看场电影或是玩玩其他游戏;而有些人则会用购物、洗个桑拿、在健身房的蒸汽房里蒸一蒸或者一觉睡到自然醒的方式来犒劳自己。先别想给自己买辆悍马什么的——你现在还不配得到这么好的奖励呢。

白日梦对于一些人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奖励。而另一些人希望可以不用再把工作带回家、可以整个周末都不用读什么东西、不用顾忌什么形象或尊严地狼吞虎咽、玩玩自己喜欢的乐器或是做做热衷的运动。就算是玩玩填字游戏或是早点下班,也能让很多人心满意足。

找找看你的兴奋点在哪儿,然后利用它去争取你想得到的奖励。

34 合同促进法

“如果你相信自己做得到,你就做得到;如果相信自己做不到,那肯定就做不到。”

—亨利·福特

专栏作者和作家丹尼斯·亨斯利发明了一种叫做“合同促进法”的方法。他建议你选择3到5种和完成某项任务有关的活动,然后与自己签订一份履行这些活动的合同,他认为这会帮助你完成这项任务。亨斯利说:“对于我们来说,合同一旦签订,远比其他方式的承诺更加重要。一旦接受了某个合同,你就必须按时完成,不然就会面对毁约的尴尬结果。”

把合同复印三份,你自己留下原稿,把复印件分别交给你的爱人、同事,还有一个不会认为你在发烧的朋友。

我和自己的合同

我, (名字) ,同意在 (时间) 或之前事完成下列事项。特此和自

己签订一份正式合约。

这些条件非常具有挑战性,但也是合理的,我非常乐意接受。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当你被一些小事分散了专注力或是你觉得自己的方向不对时,就可以拿出合同来看一看。

35 约翰·格里森姆是怎么写悬疑小说的

“未来属于那些相信梦想之美的人。”

—爱莲娜·罗斯福

如果某个任务对于你来说很陌生,迟迟找不到一个开始的点或不知道该采取什么行动,也很容易让人产生拖拉的想法。不过,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拥有处理未知事物的才能。

每个新生的婴儿都不知道各种声音和图像有什么含义。在明白有些声音叫做语言之前,所有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无意义的,等到他们慢慢学会念出词语,才能和其他人进行互动。他们先学会“妈妈”、“我”、“狗”这样简单的词,再开始学习表达更复杂的东西。

最开始,婴儿只能吃些糊状的食物,当他们开始长牙了,才能尝试坚硬和复杂的食物。而且最初婴儿们也只能玩些简单的玩具(常常都是颜色很鲜艳、易于洗涤的、不可食用的、对儿童无害以及结实耐用的玩具),只要能满足他们摔、撞、咬、砸或简单摸摸的要求就行了。

再长大一点,婴儿就开始学习靠着沙发或其他东西站起来迈步,渐渐地可以一个人走出卧室了。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他们会摔倒无数次,但总能站起来乐观地继续下去。

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在适当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措施。不能太急,也不能太缓,这是处理各种社会事务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要有一个既定的目标,也要有踏实的计划,绝不能急于求成。工作时也是这样:画一条路线图;确定每个步骤采取的措施;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偏离轨道;评估工作的进展情况;反复演练;确定新的路线。只要你遵循这些原则,任何工作都会很顺畅。制定计划不一定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许多难度不大的工作只要你在纸上简单写写必要的步骤就够了,这是保证你能高效率投入工作的关键一步。

当你把计划制定完毕时,这项工作看起来就简单多了。你已经给自己铺好了一条道路,这条路或许很难走,但你起码已经有了一个方向。可能你还是需要一些高科技的导航仪和全频的雷达探测仪,但至少不用再依赖树木身上的苔藓或是北极星了。

做计划时,要设定清楚每一阶段要得到的结果,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计划还可以进行修正。就像一个飞行员在飞行中要不断调整飞行状态,随着越来越了解现实条件,你会发现原来的时间表没法执行下去。不过,这可不是你随心所欲改变时间表的借口。完成某项任务事先的计划是必要的,在完成过程中采取计划外的措施通常也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你接手的任务很庞杂,一款名叫Above&Beyond的软件正好可以帮到你。就像在www.1soft.com上描述的一样,Above&Beyond可以“把一件大任务分解成具体的任务,帮你制定工作日程和追踪完成情况。”不过有人觉得没必要制定计划,因为他们在心里已经盘算好了。可能你正好属于这种人,不过还是请你把计划写下来,因为它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放松精神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你是在给自己的大脑松绑。一旦你的打算从“脑袋里”转移到了“纸上”,你就可以把精力用来思考如何完成每个具体的步骤,而不用总是去想整件事情如何如何了。

那些愿意采取必要的手段和耐心来精心制定一个简明的作战计划,并且坚持执行它的人,更容易在处理大任务和项目上取得成功。

著名小说家约翰·格里森姆写作司法悬疑小说时,在制定计划上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尝试。通过高明的构思,格里森姆为小说的每一章都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提纲,所有的提纲加起来大约有60到80页!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我这样的人,肯定连在一个项目上都不愿投入这么多的注意力,更不用说花费这么多精力来做一个计划了。但格里姆森就是用这方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他写作一本小说的叙事部分时从来不会迷失,只需要翻翻他的提纲——那份恢弘的计划书——他就知道接下来该写什么了。如果这样的方法在完成庞杂的任务时有很好的效果,想想看,一个简单的计划——都用不了一张便利贴——能为喜欢“闭门造车”、“行动不经过大脑”的你带来什么?

36 跟自己讨价还价

“现在,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

—罗伯特·弗里茨

你试过跟自己讨价还价吗?这可是对付拖拉怪兽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我称之为“动态议价”。动态议价指的是你根据突然出现的新情况,和自己达成一份协议,规定一天的某段时间里你要完成多少任务以及你还想多完成多少任务。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自我强化工具,你可以通过它来争取想要在某个时间得到的结果。比如你可以试试这句话:“要想在今天结束的时候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感到心满意足,我该怎么做呢?”

假设某一天,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完成你桌子上的三件工作,没想到老板突然在这一天快结束的时候,又抛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你发现自己就像吃了炸药一样。你应该爆发吗?不,你应该赶紧和自己进行一场动态议价!根据当时的情况,你可以选择先抛开其他,立即开始处理新接到的任务,争取下班前有所进展,或者是先完成已有的2个任务,再把剩下的时间用在新任务上。

如此,你就避免了许多职场人士都会面临的问题:每到一段时间临近结束的时候(比如午饭前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前)就开始闲晃。不论是有新的工作,还是有电子邮件、电话或是其他干扰进入了你的工作轨道,不要停下来,立刻和自己做一次动态议价,好让自己继续保持效率。这样等到这一天结束的时候,你才能对今天的工作成果感到心满意足。

37 给自己算笔账

“有问题存在并不是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抱着相反的期待以为有问题存在。”

—西奥多·鲁宾

你算过一次拖拉会产生多少损失吗?这可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折磨、绝望和咬牙切齿。每当在某些重大的工作上卡壳时,你可以在纸上写下这些标题:精神、金钱、心理、职业、社交,并在每个标题之间留下至少3厘米的空间。

来说说精神上的损失。关于这点,你可能很熟悉了,这其中包括失眠、焦虑、头疼、心理斗争等等等等……天呐!

如果做不完这个任务,你会有什么金钱上的损失呢?少则几百美元,多则上万美元,甚至会让你的职业生涯陷入危险境地。想想看,这可都是你的钱啊!

心理上的损失更严重。拖拉可能会让你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效率、懒惰、迷糊的人。你以后可能会拒绝其他类似的挑战,因为你害怕自己会犯同样的错误。这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感觉甚至可能会影响你和其他人的关系。

如果人们发现你是个只想着把球扔出,甚至连球都不想捡起来的人,恐怕没有人会愿意和你一起工作了。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损失都是灾难性的。你个人的前程和信誉都可能被拖拉消耗掉。可是会有人来告诉你这个吗?

从社交的角度来说,拖拉会妨碍你去接触新朋友和重要的人物,缩小你的社交圈子。这种感觉就像是班里身上有臭味的孩子,没人愿意接近你,而你还不知道为什么!你会错过许多社交或是让你大出风头的机会。你总是在犹豫不决,心里记挂着那些没做完的事,根本没法享受社交活动。赶快把自己从这种强迫症里解脱出来,好好地放松放松吧。

有时候把这笔帐好好算一算,会让你万分震惊。拖拉从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一旦了解到这一点,就足够点燃你采取行动的热情了。

38 干脆埋头大睡

“遇到难题不用怕,好好睡一觉,答案自然会找上门来。”

—约翰·斯坦贝克

大部分的拖拉一般都有明确的原因,不过有些拖拉却显得莫名其妙,无迹可寻。通常这种情况都是在你的大脑极度疲惫,开始抗议,要求获得一点休息时间的时候发生。当你在解决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时,休息也是必需的。如果你不能保证足够的休息或充足的营养,你的身体迟早会报复你,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喜剧演员斯科特·弗莱德曼说:“有些人觉得饮食均衡,就是左手一块曲奇,右手一块曲奇。事实上我们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强大。”

有些专家相信,连续缺乏睡眠会过度开采你的生命,会对你的人生产生很坏的影响。大人们也一样需要睡眠!如果你正身患疾病,缺少睡眠更是雪上加霜,而你应对挑战的能力也会大大降低。对照下面的清单,检查下你是不是缺少睡眠:

● 你的眼睛很红,同事们都在谈论你的“恶魔”妆;

● 你精神状态不好,甚至连透明胶带都没力气撕开了;

● 你一直逃避那些需要数字运算的工作;

● 你经常发现自己在做白日梦;

● 一有人在场,你就强打精神装装样子;

● 你不想理会任何电话;

● 你不停地抬头看时钟,巴不得时间过得快一点;

● 在读完这份清单之前,你已经瞌睡过去了。

如果你持续地从自己身上偷走睡眠时间,恐怕没什么药物能让你从白天的压力中恢复过来了。当然,通过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放松,你也可以恢复活力,但在日复一日的挑战面前,深度睡眠才是最重要的。

在各种睡眠状态中,快波睡眠(REM)在形成概念、理解新事物和灵机一动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第二天你需学习一条新路线、掌握一套结构或是新设备,那么前一晚快波睡眠的数量和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学习效果。如果你的快波睡眠被打扰了,即使是睡足8小时,你还是会感觉疲倦、迟钝、缺少效率。

可惜的是,我们中间很多人都拒绝在最需要的时候给自己腾出一点宝贵的恢复时间——好好睡一觉!你不妨回忆下,你有多少次在应该睡觉的时候还在看电视节目或浏览网站。如果一直坚持看完夜间新闻才睡觉,你早晚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你应该知道

就绝大多数人来说,凌晨2点至5点是最放松的时候;而上午9点至中午12点,下午4点至8点,是警觉度最高的时候。不过,我们的生理状况和意志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警觉度,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连续工作的时间、上周工作的时间、加班的时间、工作的乏味程度、午睡的情况、照明情况、声音、气味、温度、上周的睡眠状况等等。甚至光是想到睡眠被剥夺的状况,也足够让人筋疲力尽了。

之后,如果你在做什么时还是拖拖拉拉不想动手,记住,这可能是因为你太过劳累或者是饿了。在你犯的所有拖拉错误中,有一半都是因为你太累了。当你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食物时,最简单的任务也会变得像是压在孙悟空身上的五行山一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39 阿兰·拉金的秘决

“拖拉是时间的小偷。”

—爱德华·杨

不论你准备处理什么工作,先挑出一些能很快、很容易完成的部分,即使是一丁点微不足道的胜利,也能让你有种“旗开得胜”的感觉。对于大多数职业人士来说,比起“擒贼先擒王”,先“挑软柿子捏”要容易得多。先让自己找到状态,一切都会好起来。

你可以使用时间管理大师阿兰·拉金发明的方法,问问自己:“在处理关键的任务之前,我可以做哪3到5件事来让这个项目取得一点进展呢?”通常,一旦做完这些简单的“入门”工作,就足够让你启动摩托车,冲上高速公路了。

举个例子,假设你正面临着一项艰难的任务,怎么才能一开始就让自己先收获一点信心呢?这时你应当打开自己的文件夹,浏览一下任务的内容,找找看哪些是你熟悉的,通常那就是你的敲门砖了。

有时候简单地整理下材料和文件夹,把同样主题的材料合并起来,收藏重要的网页或是调整下材料的顺序,都是你迈向胜利的一小步。最起码,你对于这个项目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所有需要的资源都准备妥当了。当然,你继续下去的理由也都已经充足了。

假设你在诸如“把文件放进仓库”这样的事情上拖拉了很久,那么该怎么用3到5个办法来解决呢?这么简单的事,是不是这种方法没有用武之地?不见得。

首先你需要找一辆推车,好把这些文件运走;你还得把袖子卷起来(随意即可,没必要非把袖口卷成隆重的法式袖口);根据工作内容,把所有文件过滤一下,挑出没用的文件也是必要的,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可能会决定把文件分成4部分,周一早上处理一部分,下午处理一部分,星期二中午之前处理一部分,周二晚上处理最后一部分。然后你需要告诉同事,星期一和星期二晚上需要他们的帮忙,不然你一个人可没办法把沉重的文件夹堆上推车。

除此之外,你还要……看到没,你需要做的入门活动已经有5种了。这样一来,你还怀疑自己不能按计划完成任务吗?嗯,可能还是有一点怀疑,不过这种怀疑已经比做这5件事前要少多了。接下来,你肯定不想让那辆推车一直放在办公室里吧!

40 让人着迷的“4分钟法则”

“所谓的英雄,就是能坚持不止1分钟。”

—挪威谚语

这一节,我为你准备了一个很小的建议,但能帮你取得巨大的效果。假设你很不愿意开始做某件事,但你知道自己逃避不了,一个让你投入进去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在这件事上先投入4分钟的注意力。4分钟后你可能会停下来,不过,还记得品客薯片的广告词吗?“一旦打开,想停也停不了!”

绝大多数人到了4分钟也不愿意停下来。为什么?答案就是惯性。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身体或者精神为了获得持续的快乐,倾向于把同样的活动继续下去。如果你能在一件事上保持4分钟的注意力,没有理由不能保持5分钟、6分钟或者7分钟。

就这样,如果你觉得很难行动起来,不妨先给自己一个许诺:只投入4分钟。4分钟之后,你就会面临停下来还是继续下去的选择。幸运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进入轨道,你就算想停也停不下来了。

第五章 挑战更艰巨的任务

41 一举两得的健身法

“不要让环境控制你。你应该去改变环境。”

—成龙

你有多久没锻炼了?几周?几月?或者……几年?许多工业化国家的人,特别是美国人,都在和肥胖问题做斗争,他们开始更在意自己的体型。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的体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第五章的开头,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个解决拖拉锻炼问题的好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在锻炼的同时顺便让自己学点东西。通过这个方法,我不但保持了身材,而且学到的知识之多,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每次锻炼,我都会去音像店租一些关于科学、历史、地理之类的录像带,然后一边运动,一边往自己的大脑里添加各式各样的知识。好吧……有时候我也会租一盘成龙的电影。

有一天晚上回到家,我感觉快累死了,实在不想做什么运动,只想好好休息一会。这时我灵机一动,做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选择:看一卷录像带,同时做一做运动。这样,即使只是简单地做几次伸展,我的身体和精神也都能得到一些好处。顺便说一句,成龙的电影真的很有启发性。

和阅读稍有不同,一段好的视频可以涵盖历史、风景和文学等许多内容。此外,看电视的时候做运动,还能让你杜绝边看边吃东西的坏习惯,这样你就是一个涨红脸的西红柿,而不是坐在沙发里一动不动的土豆了。与此同时,世界还向你敞开了大门——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视觉上。如果你已经在锻炼上拖拉了太长时间,这可是个绝妙的机会。

怎样为自己制定一个这样的计划呢?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有两三台连有DVD播放器的电视机,可能其中一台是属于你的。去租一系列简短的有用的录像,每次观看差不多20分钟后关掉DVD,去洗个热水澡,回来后再把剩下的部分看完。实际上,你是在为自己安排一次运动和一次简短的课程。

如果你坚持认为自己没有时间——你的配偶、孩子还有工作已经把时间占完了,那你可以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在所有人起床前把这件事做完,或是选择在晚饭之前进行。当然,你得让家里人都知道你一周里有几次需要花上20分钟、30分钟或40分钟做锻炼,让他们最好别在这个时候来烦你。

在开始计划之前,你应该先确定自己想看什么样的录像。如果你能把持自己的话,还是跳过那些枪战啊、赛车啊之类的东西,选些更有深度的材料吧。你可以登录Netflix,去当地的音像店、图书馆或是二手书店,都能找到很多值得看的东西。你还可以问问朋友们,看他们手里有什么。互相交换录像带是一种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节约金钱的好办法。

如果你无论如何也没法在家里挤出一点时间来做运动,看看能不能在工作的时候腾出一点时间来,比如把车停在停车场最远的一头,爬楼时用步行来代替电梯,午饭后花上5到10分钟散散步。这正如我们经常说的:“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总挤总有。”

42 猛踹一脚!

“我没时间可以浪费,因为时间飞逝的速度比飓风还快。”

—乔治·欧曼

这个建议不是适合所有人,也不是每次都能奏效。有时候,面对拖拉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头扎进工作中去,直截了当、针锋相对,决不允许自己有琢磨的时间。奇怪的是,当你采用这个方法时,它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可怕,事实反倒会让你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如果你看过1987年由霍利·亨特和威廉·赫特主演的电影《广播新闻》的话,你一定记得这样一幕:一个宴会被突然打断,记者们需要赶紧返回新闻编辑室制作刚刚发生的新闻。这个时侯,没有一分一秒可浪费,如果谁犹豫了,他就会被对手超越。亨特的角色——珍·克里格——就是用这种方法来管理一屋子人的。

她直截了当地向新闻编辑室里的每个人发号施令,对有些人给予鼓励,对有些人则毫不留情地斥责,好让观众能尽快收看到及时、专业、深入的新闻报道。当晚的新闻顺利播出后,所有人都开始庆祝起来。但如果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结果恐怕就没有那么美好了(这部电影也就没那么美好了)。

想想看,一个人站在泳池边,一直踌躇着不知道是该一头扎进水去,跳进去,还是沿着梯子爬下去,或者坐在池沿上慢慢适应水温后再溜下去。

我完全能想象出这种人挣扎的样子,但他们需要的就是有人从后面推上一把……这样他们跳进水里只会用1秒钟,适应水温也不过6到8秒钟。

我的朋友吉姆·卡斯卡特是一名专业演说家。几年前他做了一个决定,把所有传统的幻灯片统统扔掉,好强迫自己去学习最新的演示软件,把他的课件转换成更新、更吸引人的媒体形式。有时候,你要做的只是跳下去。当你这样做了,心灵最深处的声音会告诉你,你是对的。这个办法有效得出乎你的意料,你甚至会回过头来思量为什么当时要拖拉那么长时间。

43 听听自己的借口

“如果不学会改变,我们就不会成长;如果我们不能成长,就不算是真正地活着。”

—盖尔·希伊

《情绪复原》一书中,心理学专家大卫·维斯考特描述了他在为病人提供治疗时的惊人发现。维斯考特博士要求病人描述自己的问题以及什么东西在阻碍他们。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服务,同时也方便自己记录,他开始将治疗过程进行录音。

后来医生为病人们播放这些录音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病人们听到自己描述自己的问题和面临的窘境时,他们竟然不能忍受自己当初说过的话,当初那些理由和借口现在听起来连自己都难以接受。他们不想再听自己那些软弱、浅薄的争辩了——虽然之前他们一直在为这些事情纠结。乐观和懂得嘲弄自己的人,会更容易从过去的挫折中走出来。

许多病人通过重温这些录音,能够达到豁然的境界,因为比起那些无病呻吟的借口带来的痛苦,正视问题并采取行动要容易得多。

同理,当下次你发现自己在拖拉的时候,拿出录音机来,对着它说说自己为什么没法行动起来,几个小时或者几天之后,把这些录音播放一次。如果你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你会发现收听这些录音是件非常痛苦的事。当你听着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的那些拖拉的理由时,突破就有可能产生了。

在回放的过程中,你找过的理由能把你吓倒,你可能会感到吃惊、厌恶或是搞笑。有些人说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说过这样的话,甚至不敢相信当初会在这样空洞的理由上面浪费精力。你也可以“听穿”自己当初拒绝行动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或许你心里还会想:“我怎么会让这么矫揉造作的理由阻止我的行动呢?”

44 列侬和麦科特尼

“两人总比一人好,因为两个人可以相互扶持。”

—《传道书》

在建议26和28中,你已经知道了和处理同样任务的人结成伙伴或是向知识渊博的同事求助的价值。为了取得长期的成功,你还需要一个可靠的人来激发你行动,鼓励你坚持到底。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一对良好的搭档总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比如:

列宁和托洛茨基(革命中的战友)

列侬和麦科特尼(披头士乐队的队友)

李尔纳和洛伊(音乐剧中的创作伙伴)

利奥波德和洛布(犯罪同伙)

刘易斯和克拉克(地理探索搭档)

露易丝和克拉克(超人漫画中的新闻行业的同事)

团队合作的出现大概可以追溯到人类历史诞生之时。可以说,没有团队人类将不复存在。有些团队的合作能够激发出惊人的能量,而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够激发成员们不断进步、不断超越现有的水平。

因此,不管是考虑到团队合作能取得的巨大成功,还是团队能给你个人带来的启发,你都应该考虑下身边有谁适合跟你组建团队。

两人合作会在你们之间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会让你们各自成就最好的自己,而你们甚至不需要喜欢彼此!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海默斯坦两位音乐剧大师长期不合,据说他们除了在工作的时候,平时几乎从来不和对方交流;列侬和麦卡特尼也是争吵不断,但却写出了不少好歌;甚至芝麻街上的伯特和厄尼也经常把对方惹毛,但看看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多长时间!

只要团队成员们互相尊敬对方的才能和贡献,无论彼此之间的私人关系如何,他们的合作就能一直继续下去。这一条原则在帮助你寻找合适的工作伙伴上尤其重要。

如果你恰好从个人的角度也很喜欢自己的搭档,那么能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也当然最好不过了。

45 学习《橡果法则》

“成功的奥秘不在于亲自完成工作,而在于分辨出谁最适合这项工作。”

—安德鲁·卡耐基

有谁规定你必须亲自处理每一件工作或任务吗?其实有许多人都非常乐意来为你服务,为什么不去发现他们呢?就算是在家庭生活里,你也可以把一些家务事交给孩子去做,或者雇佣家政服务人员。记住,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真能一个人处理所有的事情!

在我的写作和演讲生涯中,我一直在雇佣兼职的助手,他们中大部分是在校的大学生,编辑和收集资料的技巧很熟练,其中有几个学生非常聪明,而且只有20岁出头!他们可以一边锻炼自己的语法一边赚点钱,而我则不用亲自处理这些事了。这绝对是双赢的结果!在演讲的时候,当我向人们解释关于雇佣外来移民处理你不想做的事情的价值时,总有人会问:“要是我手头很紧怎么办?”

我不会认为这个人太抠门,但我知道绝大部分人在没用的事情上浪费的金钱更多。就算雇人来做你以前亲自做的事情的想法有点疯狂,但想想看,你可以把一些非做不可的工作交给别人,而这意味着你会有更多时间来处理更重要的工作,这也是征服拖拉的一个好方法。

如果你痛恨割草,花上15美元让一个高中生来整理草坪是非常划算的。在别人为你割草或修篱笆的时候,你可以做许多更重要的事情,说不定挣到的钱比这15美元多多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你绝不会损失什么,而且你会很高兴再也不用亲自除草了。

如果你开了一家公司,每天、每周、每个季度不知道有多少各式各样的事务需要你处理,到时候你就会发现,能有人来帮你把它们解决掉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助手们能帮你做什么呢?看看下面的清单:

● 服务普通客户的需要

● 送货和整理杂物

● 发送和挑拣邮件

● 满足顾客的信息咨询

● 邮寄各种东西

● 和潜在的客户做初步接触

● 寻找你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 编制产品目录

● 校对和审查文字

● 做客户调查和评估他们的需要

● 跟踪数据和信息来源

● 整理邮递清单

● 打字

● 清理办公室和检查设备

● 研究竞争对手的文化和产品

● 管理库存和安排展览

● 帮你买早饭或午餐

● 帮你洗衣服(如果你够幸运的话)

就算你是在别人的公司里打工,也有许多放松的机会可以享受。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你完全可以依赖别人来处理你不喜欢的事情。

就算一件事情不能全部委派给别人来做,你也可以把其中一部分交给别人来处理,特别是你不喜欢也不擅长处理的部分。你必须要认清一个现实:不管你多么努力,也不管上了多少培训课、练习了多久,有些事情确实是你做不好的。千万不要在这些事情上纠结太久!

有些人永远也弹不好钢琴,有些人永远也不擅长操作电脑,还有些人永远也学不会文学创作——这些缺陷完全是人类的天性。如果你想要“弥补自己的天性”,正如吉姆·卡斯卡特在《橡果法则》一书中谈到的,既要好好利用自己的力量,又要学会向他人求助来弥补自己的弱点。

当你再接到一个新任务的时候,不妨试试这样做:挑选出其中最关键的部分以及让你一直拖拉的无聊部分,然后雇一个人来处理后者。或许有人真的很喜欢做校对的工作,谁知道!

46 一次只做一件事

“除非你尊重自己,否则你不会尊重自己的时间;除非你尊重你的时间,否则你不会用它来做任何事情。”

—斯科特·派克

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很多人养成了三心二意的习惯,一件事情还没做完,就跳到另一件事情上。在这种不断的转换中,你其实是在和自己玩一个微妙的游戏:通过这些做法来让自己不断地拖拉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不用替自己辩解了,我知道你就是这样的。

事实上,处理一堆不同的任务时,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方法是专注于一件事,把它做完后再去做下一件,直到把所有的事都做完。

在不同的事情上跳来跳去会产生什么结果呢?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充满活力——毕竟你也投入了相当多的能量,你甚至想大喊一声:“瞧瞧我多能干!”但是,这样做只会让你失去效率。你可以找个朋友来做个简单的测试。你们可以先在你的桌子上随意指定3件小任务,其中2件你可以同时进行。比如,一件任务是叠硬币,另一件是在纸上画15颗星星,第三件是把曲别针连起来。你们每人要处理的任务的数量是一样的。

你和朋友同时开始。你先叠了几个硬币,然后在纸上画了几颗星星,然后又把几个曲别针别在一起,先做做这个,再碰碰那个。

与此同时,在桌子的另一端,你的朋友先把硬币全部叠起来,然后才开始画星星。在画完整整15颗星星后,他再去连曲别针,并一次把它们全部连完。

你觉得谁会是那个完成得又快又轻松,还能保持最佳精神状态的人?毫无疑问,是你的朋友。你肯定会问:“为什么?因为今天是他的幸运日吗?”当然不是。当他专注于干完一件工作时,你却在不同的事情中跳跃着。你更有可能犯错误,比如在忙乱中把已经叠好的硬币打翻,虽然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笨手笨脚,但谁能说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呢?

即使你能很好地控制局面,而且做这些事也很拿手,你的朋友可能跟不上你的速度,但你的工作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可能你画出来的15颗星星过于潦草,一点也不像是艺术作品。

以此为例,如果你联想到每天或每年的时间里自己是如何在不同的活动之间变来变去的,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时间的投入产出比那么低了。从精神的角度来说,在不同的任务之间变换使我们很难像专注完成一件事情时那么有效率。因此,赶紧尝尝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好处吧。

如果某件任务的工作量很繁重,你可以不时地夸奖自己的进步,好好鼓励一下自己。

当你在排队登机的时候,最美妙的事情恐怕就是听到空乘人员念到你的名字了,因为你可以登上飞机回家了,而你早已归心似箭了。但大部分乘客都不知道,一般的商业航班多数时间都不在规定的航线上飞行。飞行员起飞的时候会先设定一个航向,但由于当时的风向和其他一些因素,飞行员会发现自己偏离了航线半度。于是他赶快校准方向,再度返回正确的航线。几分钟后,他会发现飞机朝另一个方向又偏出去了几度。

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飞机会一直这样变换方向,偏离规定的航线。通过控制系统和飞行员的操作,飞机会不断重新校正方向,返回航线。最终当飞机准备着陆了,飞行员对飞机的控制就会变得更加小心,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确保飞机安全降落上。如果机长在飞行过程中把每一次偏离航线的消息都告诉乘客,乘客肯定会变得非常紧张,更不用说那些本来已经很紧张的人了。他们会对飞行员、飞机上的全体员工以及对这家航空公司失去信心。

我们的人生和工作也和开飞机别无二致。在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堆积起来许多任务,先做点这个,再做点那个是很常见的现象,但这也正是这种习惯的危险所在。在一件事情上只投入一点时间和精力就丢下不管会产生非常消极的后果。那么你该怎么消除这些影响呢?那就是专注于手头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定时校准工作方向。当然,也别忘了让自己处于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中。

47 50%法则和我的迈阿密之旅

“稳扎稳打,无往而不胜。”

—伊索

面对非常艰苦的任务或工作项目时,一次坚持完成一半多的方法是最有效的。如果你在一次漫长乏味的旅途中只能停下来一次,那么我建议你在走完一半路程之后的某个地方停下来。如果你在走到一半之前停下来,想让自己再出发简直比登天还难。你的心里会不知不觉地计算走到这里花了多长时间,要想走完这段路还需要多少时间。很显然,计算结果肯定不怎么让你感到轻松。

当你一次走完了55%、60%或是65%的路程后再停下来歇歇脚,会发现距离终点远比距离出发点要近得多,这绝对会让你精神大振,继续前进。作为发明这个方法的人,我也不得不说,这招真是太好用了!

20世纪70年代早期,我曾经替一位莫特先生开着他的凯迪拉克,从康涅狄格州的西哈特福德一直开到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滩。莫特先生——我至今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从来不敢问——拥有莫特连锁超市,并且他还做些其他生意,比如生产莫特牌苹果汁。当他在佛罗里达因为生意上的事需要用车时,他会雇一个负责任的大学生连续开27小时的车,帮他把车开到佛罗里达。而他自己会坐飞机到那里提车,然后付给大学生事先说好的酬劳和一张返回的单程飞机票。

我的策略是:不开过一半的路程绝不停下来休息,因为我知道第二天还有同样远的路程,这样的想法实在很让人丧气,不过我也不想比一半的路程再多开一点。最后我决定一定要开到2/3的距离——意味着在停下来之前,我必须连着开上18小时。

那天早上我5、6点钟起床出发,中间只在加油和上厕所的时候停下来,直到晚上12点或是1点钟才真的停下来休息。熬过18个小时之后,我知道自己可以好好地睡一觉了。现在我只剩下9小时的车程了,这感觉真是太让人舒服了,我甚至有点想要迫不及待地赶快完成它。

不管是写报告、长时间演出、做家务或是在任何有挑战性的工作中,你都可以用上这招。

一旦在几件事情上尝试了这个方法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几乎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可以应用它。例如,你从“家庭购物网络”收到一张金额很大的账单,而你想分两次来偿还,那么不要每次都偿还一样的数额。第一次多还一点,这样第二次你就可以少还一点了。

无论做什么,在“中场休息”前一定要完成超过一半的任务量,这样,第一阶段取得的胜利会让你更加充满斗志,更加精神饱满地去完成更短、更轻松的第二阶段。将这个方法坚持下去,你会让自己重获新生。

没错,要想第一次完成那么繁重的任务量确实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勇气,但是一旦做到,你所收获的巨大回报会让你迅速上瘾,一发不可收拾!当然,在开车途中半路上下厕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48 A和B的故事

“不想被批评,那就什么都别做;什么都别说,当然你也就什么都不是。”

—艾尔波特·哈伯德

这一节介绍的方法是我这几年一直在使用的比较法,它能在瞬间激发出你处理某件事情的动力,把拖拉这匹野马驯服。比方说你接受了A任务,它很难处理也很烦人,你已经拖拉了几周的时间。“我来了,我见了,然后我被吓怕了。”突然,另一个任务B出现了,B比A还要可怕!现在再回过头来看A,它还有那么可怕和很难启动吗?这是我一直在用的方法,根据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它绝对奏效。

假设你该申报个人所得税了,而你一直拖着不想把表格准备好。你可能会在屋子里扫视一圈,看看有什么其他事可干,好让自己装作很忙的样子(或者你只是坐在沙发上,空虚地不停抚摸沙发而已)。

之后假设有些其他要紧的事出现了,比纳税要糟糕得多(当然,比这再糟的事也很少见了——给宠物树懒捉虱子可能算一个!),结果交税这件事看起来要容易多了,起码比起其他的事情来说是如此。那么,你当然能立刻开始处理税务的事了,这就是用比较法来克服拖拉的效果!实际上,几乎每个人都不自觉地使用过这种方法。

有些专家对于为了逃避某件事而去做另一件事持否定态度。如果你选择去做费劲的任务A只是因为你不想去做更为费劲的任务B,这确实也是一种拖拉。我的看法是,如果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A,那就完成A之后再开始进行B,尽量延续完成A时的良好状态。

之后如果再有比B更糟糕的事出现,那你也可以再次使用比较法,这样,B看起来就不像之前那样可怕了。

49 巧用“支付宝”

“时间就是金钱。”

—本杰明·富兰克林

你有没有想过在对付拖拉时使用一下“支付宝”?把一笔数目不小的钱,比如500美元,交给第三方保管,直到你完成被拖拉的任务才能把钱拿回来。如果你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任务完成,那么对不起,你存进去的钱就要被保管人没收了。

有些人会想,如果把这些钱交给自己的朋友或家人,就算任务没有完成,这笔钱也是安全的啊。确实,但这是违背你的初衷的,所以你应该把钱交给一个你非常信任,但又没有达到好朋友的标准的人。这样,你在执行约定的时候就会变得更有动力,因为你不仅冒着损失500美元的风险,而且这笔钱是落在了外人的手里,再要回来也是件很伤面子的事。

没有人不爱钱,把自己的钱交给第三方对于那些一再败给拖拉的人来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方法。关键的一点是,这笔钱的数目必须对你来说是很可观的。如果损失500美元对你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一定要请我吃顿饭了),那就把钱增加到一旦失去就像剜掉了你一块肉的金额。

当你咬牙把钱交到保管人手里之后,损失钱的恐惧会让你产生强大的动力去履行约定。对于许多人来说,如果真的失去了这笔钱,恐怕会让他们痛不欲生。因此,如果你有勇气在损失了一笔钱后还能把第二笔钱交给第三方,我相信没有什么任务是你完成不了的。不过说真的,如果你连这笔钱也丢了,那就赶紧抛弃这个方法吧,它可能真的不适合你!

50 寻求咨询

“忘记悔恨吧,否则生活对于你来说将是一连串错过。”

—琼纳森·拉尔森

如果你在某些事情上太过拖拉,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精神状态,甚至有崩溃的前兆,那么你就应该考虑下向专业的咨询师求助了。不过我不建议你立刻去找咨询师,事实上,身边的朋友、同事、亲属、领导等等都能帮助你走出困境。

如果情况实在太过复杂,让你承受不来,那就去向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求助。我指的可不是《菲尔博士》谈话秀的主持人菲尔博士,而是精神病学、心理分析、治疗和其他类型的咨询师,你可以考虑:

● 精神病学是医学中专门治疗精神秩序扰乱的学科。执业人员必须拥有医学学位和经过特定药物疗效的训练;

● 心理分析是关于治疗、人类天性和潜意识在个人动机和行为中的作用的学科。通过观察病人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心理分析师能从中解读出病人的问题所在;

● 治疗是通过药物或训练来帮助人们对抗疾病、伤痛或精神失常。治疗师们通晓的领域和能帮助到的范围是最广的;

● 心理疗法使用心理学的方法来纠正不正常或失调的行为。接受治疗的人是明显的精神不正常的人,比如精神分裂和感受到严重的压力的人。治疗方法通常是药物治疗,有时需要住院治疗;

● 家庭治疗用来纠正家庭成员中因为对其他成员的不正常要求和期待导致的精神错乱和角色错位;

● 咨询师要应付各种各样的人以及他们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团体中产生的日常问题;

● 临床心理学是心理学最大的分支。临床心理治疗通常在医院、诊所和私家诊所里进行,主要解决人们的认知和情感问题;

● 认知疗法专门研究思维、概念的形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疗法重在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

接受咨询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要让你的治疗变成一项长期的、昂贵的系列治疗,点到为止即可——当然,要是你真有这种需要的话只能一直继续下去。有时候咨询师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你的问题夸大,让你感觉自己这辈子算是完了,剩下的时间只能在治疗中度过了。还记得吗?你接受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拖拉,至于拖拉之外的问题,怎么处理完全由你决定。

第六章 打造没有拖拉的人生

51 学会分而治之

“有太阳的时候,才能把草晒干。”

—英国谚语

许多人认为给工作或生活做计划是件浪费时间的事。不过如果你觉得做计划是在浪费时间,那毫无计划的混乱不是浪费更多时间吗?其他一些人会说:“我不觉得做计划有任何价值。”他们之所以看不到做计划的必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有很多事情都已经被别人计划好了,他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走下去就行了。但社会在发展,信息越来越泛滥,未来已经不那么容易看清了。如果你对未来不做规划,人生就会像徒步淌过齐腰深的河水,你要从水草、石头和浮木落叶的交织中摸索出一条可走的路。记住,计划是在这个要被大量信息撑爆的社会中存活下来的必备武器。

当你有了“分而治之”的意识时,你就有更大的机会在工作中保持效率。有些人一直抱着“要么全部,要么一点没有”的错误想法。这意味着如果某件事情不能一口气完成,他们就宁愿什么也不做,不是吗?比如,你准备整理一个文件柜或者你所有的抽屉,但是想一次完成显然不可能,那你可以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只在这周整理完一半即可,在接下来几周整理完剩下的部分。

并非只有整理一个完整的抽屉才是一件任务,先整理一半抽屉也可以。几周之后,当你分几次做完了这件事时,你也同样会心情舒畅。几周时间比起永远来,还是要短得多。

记住,处理问题的窍门就是要把一件事情分成不同的步骤,一步步完成,就好比一次只整理一半抽屉。

假设你同时面临着几项不同的任务,每一件都需要差不多5到10分钟,每一件处理起来都没什么难度。这时人们很容易产生轻敌的念头,想要一下子把它们全部处理掉,这样的想法从来都是害人不浅。随着要处理的事物的名单不断拉长,你会感到有什么东西在背后不断膨胀,简直要把你压倒了。在这种情况下,每件事情都变得比原来难处理得多。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像婴儿一样,把步子迈小一点儿,每一口咬小一点儿。正所谓“贪多嚼不烂”,消化不良可不是那么好受的。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只从其中挑出2件立刻处理的事。当你顺利完成的时候,会收获更多的信心,也会有更多的能量和专注力来处理下一件工作。如此一来,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进入状态,越来越有动力,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马不停蹄地进行下一件事情了。这对你来说,是不是一种全新的境界呢?

52 不要让钟表来操纵你的工作

“我全神贯注,仿佛世界上除了时间之外一无所有。”

—查尔斯·金斯利

事实上,不管你乐不乐意承认,绝大多数人是不需要戴手表的。我们四周有各种各样的钟表或计时器。如果你有一个约会或是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出现,当然最好是戴上手表以防迟到。但要想在工作时保持专注,明智的做法还是最好把手表摘下来,藏到你看不到的地方。别担心,就算你把表藏起来,时间还是一样在那儿。

当你不戴手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你可以按照自然的节奏来进行工作了,这可比你按照时钟来管理自己要有效率得多了。

人们上班的时候总会紧盯着墙上的时钟看现在是什么时间。时钟显示10∶15——啊,咖啡时间到了。但如果不看时间,你或许不会去喝咖啡,因为这个时侯你并不觉得自己需要喝什么。当没有外界的信息来告诉你时间时,你会根据身体的感觉来进行判断,而不是根据钟表。从生理学上来说,你的身体会在最恰当的时候提供你最需要的线索。

当你开始一件工作,比如填几份表格时,总盯着时间看会对你产生不好的影响,你会不停地盘算自己花了多少时间了,怎么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填了这么一点……但是如果你拒绝去看时间,埋头填表格,等全部完成后再回到时钟的世界,你会惊讶地发现时间只过去了这么一点。你知道吗?你的一辈子里,有1/67的时间是用来看时间的。好吧,其实是1/68……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对某件事保持高度注意力而不去在意时间的流逝时,时钟的指针好像转得慢了起来,那时,你是在按照你自己的节奏行事。一旦远离时钟,再艰难的任务看起来也不像你想象得那么有威胁了。

所以一旦可能,不要佩戴手表或者去看墙上的时钟,让自己保持专注,遵循内心深处的节奏。毕竟,就算你看上千万次,午餐休息时间也不会提前一秒到来。

53 评估你对别人的影响

“没有信仰的人必将一事无成。”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考虑过那些会受到你的工作进展影响的人们有多紧张和焦虑吗?或者根本没有人会因为你受到影响?还是不要有这么自私的想法吧。当你能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责任,明白你的工作对于你的团队、部门、公司、组织或者社会的影响时,就会有更多理由促使你不要偏离轨道。相反,要是你觉得自己的工作完全是自己的事,和其他人没什么关系或是其他人对此毫不在乎的话,拖拉就要抓住机会露头了。

那些知道自己在影响着别人的人会说:“我可不能生病,大家都在指望着我呢。”他们明白,自己克服拖拉的痛苦与放任拖拉给别人造成的更大的痛苦比较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

有一句话叫做“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很形象地说明了人类的生存状态。不论你是否意识到了,总有些人在不同程度上依赖着你。越是能生动地勾画出他们、明白他们是谁以及他们对你有什么需要,你拖拉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小。

54 为什么每年10月15日电话会很安静?

“有三种东西可以保证人们愉快地工作:他们必须适合这项工作;他们不会投入超出承受能力的精力;他们必须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约翰·鲁斯金

问你一个蹊跷的问题:“为什么每年的10月15日电话都会变得很安静?”那是因为许多人都在忙着在最后一刻提交他们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一般来说,4月15日才是美国人提交申报表的日子,不过因为交表日期可以自动延迟到6个月后,成百上千的人也顺手把他们的焦虑推迟到了10月份。不管是交税还是做其他事,如果给你一个可以延迟截止日期的机会,许多人就会毫不犹豫地领情享受它。假如完成日期是死的,你必须要完成它,而且还有个人在等着你(就像税务官一样!),你恐怕除了尽力完成它外就没有别的选择了。事实上,有时候促使你完成某件工作的正是耳边不断传来的催促声——你的老板左手拿着扩音器,右手拿着哨子,等着你把工作完成。

就算没有老板监督,你也可以假装有个人站在你身边。特别是面对那些无论你怎么努力也没法启动的任务时,你可以请朋友过来帮忙。“是朋友就不会让你一个人上路的。”一旦有个人在等着你工作的结果或者进展,你就会立刻提升自己的行动力,赶紧开动完成它。

虽然你可能会觉得由朋友来验收你的工作成果、给你划定最后期限的个人事务处理起来没必要像处理工作一样,但是向其他人报告你的进展(这可不是小学三年级生的专利)还是会让你有所顾虑,不敢得意忘形地随意拖拉。

55 倒胃口的“最后期限”

“就抓住现在,不要相信明天。”

—贺拉斯

这一节我们继续前面的讨论。当你让某人来监督你的工作时,注意别让最后期限的存在给你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人们经常自欺欺人地想:“我更喜欢在压力下工作,所以没必要现在做。”这样的想法会创造更多的拖拉机会,还会增加不必要的焦虑。你觉得非得把自己推到要在得动脉肿瘤还是溃疡之间做选择的境地吗?选择很糟糕还是更糟糕,这样的选择又有什么意义呢?

还是往更积极的方面考虑最后期限的作用吧。

首先,毫无疑问,大多数人讨厌在最后期限的约束下工作。对一些人来说,光听这个名字就很让人倒胃口了!“最后期限”,难道过了这个期限我就不存在了吗?但是最后期限确实具有一些很积极、很有用的价值,它会鞭策我们集中精力完成那些本该早就完成的事。

恐怕没人喜欢面对充满不确定性和压力的最后期限。对于最后期限的存在,我们无能为力,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要做的事。假设每个周二你都必须提交一份报告,或者每天中午之前你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工作。如果你想让自己工作顺利并且不断进步,只要在周二按时提交报告或中午之前完成那些工作就行了。

可能你对承担这些责任颇有微词,甚至会对最后期限产生不满、愤怒、憎恨和报复的情绪。但是最后期限确实可以帮助你变得更有效率和竞争力,甚至让你更有活力、更加生气勃勃和清醒。

看看那些一心想要早点退休的人,难道退出竞争真能给他们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吗?这一天的来临或许会让人如释重负、大肆庆祝,但几个月甚至几周过后,有些退休者会发现自己简直要发疯了。他们当初越是盼望退休,等到发现没有人可以汇报、没有项目需要提交、没有最后期限可以遵守,日子就变得越是难熬。

当你按照既定的习惯或规定,每天睡同样时间的觉,吃同样次数的食物,每周固定运动几次时,你的身体机能才能保持在最佳的状态。而退休就意味着你不会再有什么挑战,整个人放松下来,精神和身体状况也都不知不觉地下滑了。而你的一些没有选择休息,而是在其他行业继续工作的前同事,自己开公司或是给别人打工,挣点钱花或完全做公益,都能让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保持健康。

最后期限能够让你:

1.认识到除了认真完成工作,成功没有别的方法;

2.让你的生理系统保持在最佳状态;

3.帮你建立或保持积极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如果最后期限近在眼前,你觉得自己需要帮助,可以从My Life Organized网站上下载一个任务管理软件。这款软件可以让你充分利用时间,最大程度地忙碌起来但又不至于混乱。它可以制定一个完成任务所需步骤的清单。“那些排成一排等待你处理的事情会让你不敢大意,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来。”此外,另一款VIP软件会通过邮件、电话或弹出的窗口提醒你最后期限正在接近。它声称也能“帮助你根据需要和各种不同任务的难易程度安排时间。”

一位聪明的员工曾经告诉我,他公司里大多数人都把最后期限看做是烫手的山芋或是一道枷锁,使他们动弹不得。他比其他同事明智的地方在于,他认识到了最后期限的价值:没有最后期限的话,他最后完成的东西可能比他实际完成的要少一半。对于那些理解它的价值并且懂得如何利用它的人来说,最后期限能够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可观的。只不过宝石通常都是埋藏在地下,而不是躺在地面上闪闪发光!

就像你能通过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一个任务或是项目一样(详见建议3),你也可以重新理解最后期限——它对你究竟意味着什么?你能从它那儿得到什么好处?你应该如何利用它?

56拒绝一心多用

“只有专心,才能让人获得平静。”

—《博伽梵歌》

尽管一次只做一件事(详见建议46)很有好处,不过在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倾向于同时做很多事。在家的时候,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上网;在工作的时候,我们会一边接电话一边在纸上画些不知所以的涂鸦。通常同时做两件事并没有什么坏处,只要你不是一边开车一边讲电话,或是在接受身体治疗时还去玩弄沉重的健身器械,都没什么问题。

但是在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还要让其他活动来分散精力就说不过去了,就像很多人早上开车上班时一边开车一边上粉底或是刮胡子——对不起女士们先生们,现在小丑妆和满脸颓废的胡渣“范儿”已经不再流行了,有这种嗜好的人还是离我的车道远一点吧。开车需要警察们说的“敏锐的注意力”,而你不可能把你的“敏锐的注意力”同时分配给两种都需要它的不同活动。

当你在餐桌上一边吃饭一边阅读的时候,你既不可能好好地品尝和享受你的食物,也不太可能充分吸收你所读到的信息。不过,边吃边读起码不会让你狠狠地撞上高速公路的护栏,所以如果这是你的爱好之一,你还是可以继续保持(只是要小心不要让食物弄脏了好书)。

工作的时候,人们更喜欢同时处理尽可能多的事,好让自己能完成更多工作。但事实上,这么做绝不会带来你想要的好处。

从有效地完成工作的角度来看,一心多用可不是一个好主意。全身心地投入到手头的工作中,保持专注,在理想的时间内把它完成才是做好一件工作最好的方法。

有些人说自己在听柔和的音乐时做起某些事情来更有效率,或许如此。有些人觉得一些小的干扰(详见建议18)可以帮助他们忽略其他更厉害的干扰。好吧,我可以接受这一点。但是要小心,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能在4到5种不同的任务中随意抽身,面面俱到,特别是当其中有一项任务和其他任务截然不同的时候。同时抛4个网球算不了什么,但要想同时抛起3个网球再加上一根香蕉,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果你自负地认为自己能同时处理几件事情,那也只能是在这些事情都对你来说很舒服、很熟悉、很轻松的情况下,但这可不是你职业生涯的全部。对待那些让你感觉不舒服、不熟悉和很复杂的事情,你恐怕就会陷入拖拉之中。因此只要还继续面临难处理的事情,你拖拉的可能性还是会继续下去:你会继续在最后期限到来的时候急得跳脚、寻找借口,这会给身边的每个人都增加负担,当然也包括你自己。

如果能减少一心多用的情况,你制服拖拉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而你及时完成工作的能力也会加强,人们会喜欢和你一起工作。你终于可以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心满意足地离开办公室了。

57 把问题贴出来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取代坚持。”

—卡尔文·柯立芝

下面,我会介绍一种只需要几分钟,但对许多人都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大概只要花你10美分。当你在某件事情上耽搁了太久,比如说清理抽屉,可以在几张便利贴上写上“清理抽屉”几个字,然后把它们贴在房子里的各个地方。

例如,你可以在文件柜上贴一张,把其他的贴在办公室门的内侧、汽车的仪表盘上、书架的一侧、你的记事本里,甚至在抽屉上也贴一张。这些不断跃入眼帘的便条会渐渐地融入到你的潜意识之中。

尽量把便条贴得到处都是,这样当你去工作的时候,想不看它们都不行。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和哪张便条的哪次邂逅,会成为激发你采取行动的催化剂。

在家庭生活中这招也同样奏效。我有个朋友需要清理电冰箱后面纠结的电线,所以她在电冰箱上贴了一张便条。几天后,当她看到这张便条时,决定先把它放到冰箱上面去。正如你猜到的,结果是几周过去了,她都没做任何清理工作。

偶然的一天,在她给冰箱顶除尘的时候发现了那张便条。她想起来已经把整理那堆电线的事拖了好几周了,于是又把便条贴到了冰箱门上。果不其然,两天后她终于把这件事做完了。就像很多事情一样,清理工作花的时间远比她盘算这件事的时间要短得多——实际上只用了8分钟。现在,她可以开心地把这张便条扔掉了。

这个方法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你在不提防的情况下重复看到这些便条,最终总会有一条说服你。因此在利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千万不要在你完成任务之前把这些便条藏起来。“进入不了视线”的便条当然也“进入不了大脑”,你自然也不会有行动的念头。而“进入视线”基本上等同于“进入大脑”,这件任务就更有可能被完成了。

58 不要让休息变成拖拉

“成功就是当别人都离开了,而你还坚持在那里。”

—威廉·费瑟

你还能记起大学时准备考试时候的情景吗?天哪,那已经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你可能会和朋友一起去图书馆或是去当地的咖啡馆学习,但你有没有在学习时过分地纵容自己?你是真的在学习,还是盯着窗外的行人们发呆?

我的大学时代还是美国历史上非常保守的时期,学生们一般会在学习50分钟后享受一段10分钟的课间休息——通常它会超过10分钟——然后再上课,再休息。今天,检查一次邮件或是在线聊聊天经常会慢慢演变成花1小时在YouTube上欣赏布兰妮·斯皮尔斯最新的出丑视频。安排休息时间并没有什么不对,经过50分钟的专注学习后,休息10分钟是很合理的。但如果休息时间一味延长,超过了规定时间,甚至影响到了学习和工作效率,问题就产生了。如果安排的休息时间太频繁,也会干扰到你的工作效率,给拖拉更多乘虚而入的机会,因为你会宁愿一直保持休息的状态,而不愿意回到工作中去。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学习的时候从不抬头看墙上的钟表,他一定是在非常有效率地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大概持续上65或75分钟后,你瞧,他自然会感觉到该休息一下了。当你遵循本能的需要进行休息而不是听从钟表的命令时,你的效率通常会成倍增加,这是因为你允许自己工作的状态能够继续下去。正如在建议52中提到过的,当你一直按照内心的节奏工作时,工作是最充实且最有效率的。

在处理一件接一件的小任务时,缩短休息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假设你要处理5件任务,每件都需要花费3到5分钟,你决定在完成一件任务后休息2分钟,这计划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你想过没有,或许你根本不需要休息2分钟。在你完成一件任务后,那种成功的兴奋感会刺激你立即开始下一件任务。你会发现,最好的安排是完成3项任务后休息4分钟,然后再完成剩下的2件任务。

休息的次数太多,会让你偏离轨道。除此之外,没有谁能百分之百保证会严格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休息。谁知道时间去了哪儿了?

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切记,休息是为了能让你保持充足的能量,好解决掉那些拖拉了很久的事情。当你正工作在兴头上的时候,最好忘掉一切计划中的休息,或许当初安排这些休息是很明智的,但现在更明智的是保持你的“势头”。如果你对自己足够诚实的话,直觉自然会告诉你应该在什么时候暂停一下,什么时候返回工作。

所以为了能完成比计划更多的任务,你必须小心保护、引导和保持已经被激发起来的工作劲头。为了彻底治服拖拉,无论当初你制定的计划多么完美,该抛弃的时候就要果断抛弃它。

59 人每天能高效工作几个小时?

“未来最美好的地方,在于它只会在某一天降临一次。”

—亚伯拉罕·林肯

在1913年耶鲁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威廉·奥斯勒发表了一篇演说,告诫大家要“活在当下”。他的意思是今日事今日毕,明天还有明天的事。要想让自己不断进步并成为一个高效的即刻行动者,“把每天看做一个单元”的方法一定能够帮助到你。当你把每一天看做完成任务的一个单元时,即使是最可怕、最艰难的庞大的任务也不会让你束手无策。这个方法是如何奏效的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几组数据:

● 哥伦布第一次穿越大西洋用了71天;

● 1991年波斯湾战争时“沙漠风暴行动”持续了46天;

● 美国独立宣言从起草到定稿用了24天;

● 2004年夏季奥运会共举行了17天,这还没算上传递火炬的时间。

越是工程浩大的任务,这个方法越能发挥作用。如果任务不存在加急的情况下,你可以制定一个每天6小时高效工作的日程表。为什么是6小时?如果你能保持高度的专注力,6小时的工作已经够多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太可能在任何工作上每天平均6小时保持专注)。除此之外再留出2小时时间做些整理工作、回复下邮件或电话、好好地吃个晚餐、洗个热水澡。

好好评估一个庞大的任务需要多少天,而且不要漏掉周末、假日和可能出现的意外占用的时间。计算得到的数字将是你逐步实施行动的指南。网上有很多任务管理软件可以帮助你监督工作的进展,或是当意外发生时帮你调整计划。如果你的进度落后了,软件可以帮你找出原因所在。当然也有极少的情况下,你会幸运地发现自己的进度超前了,那你就可以更加从容地继续下去了。

在面临那些工期较长的任务时,比如说几十个小时、几周甚至几个月,拖拉最有可能出现。如果付出了大量努力但任务的进展非常缓慢,你可能很难计算出要完成这项任务到底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为了防止在这样的任务上拖拉,有些人发现坚持每天完成一定时间或一定数量的工作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有些人每天只愿意投入一点时间,更有些人则干脆撒手不管了。

一个制造厂的领班想要成为一个电影编剧,但他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完成工作上的转换。当然,什么也不做是最容易的!不过他制定了一个3年计划,计划从现在的制造厂领班变成一个全职的编剧。在过渡期间,他设定了一个每日计划,坚持每天花15分钟用来写作。有时候,他一天可以写上2页到3页;但有些时候,他只能写成一段。同时,他也参加了一些编剧培训班和研讨会,阅读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和书籍,甚至参加过一些编剧协会的聚会。

一年半之后,他仍然是个白天在工厂巡视,拿全额工资的领班。不过他对于自己在编剧上的进展也很乐观,而且更坚定了将来做个电影编剧的决心。看见没,答案就是这么来的!

60 年龄说明不了什么

“如果你从不觉得自己老,那你又怎么会老呢?”

—萨奇·佩吉

不管你是20岁、60岁,还是中间的任何一个年龄,对于你想要完成的事情来说,任何时候开动都不算晚。

玛丽·玛特琳21岁的时候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而洁西卡·坦迪80岁的时候才得到影后殊荣。詹姆斯·米切纳写作第一本小说时已经42岁,而在同样的年纪,猫王离开了人间。在90岁去世那年,米切纳还出版了一部最卖座的小说。有些人50岁才开始跑马拉松,甚至有人60岁的时候才开始;有些人的祖母年过80还在围着他们打转,而且根本不用借助于电动轮椅。

不要对自己现在的年纪那么在意,要看清在你剩下的人生里还有无数可能。作家和演说家爱丽丝·孔宁·塞尔比(来自波兰,现居住在俄勒冈)给她的听众们提供过的两个充满能量的短句,非常适合于清除漫长的工作任务或人生所导致的拖拉:

“我马上就要走到人生的终点了,我最失望的是我没有__________________。”

你会在空格处填上什么呢?你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肯定是现在立刻想做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将它一再拖拉呢?再来看看下面这个:

“我马上就要走到人生的终点了,我非常庆幸自己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你会填什么呢?和你在前面的空格上填写的内容是一样的吗?是你已经完成的事吗?当你开始正视这些等待你去创造奇迹的机会时,拖拉就不再是个问题了。

如果你要做什么,任何时候都不算晚,特别是在商业世界。从那些资深的企业管理者身上,年轻人们可以学到令人信服的眼神、运筹帷幄的本领、坚持不懈的毅力、积极的自我肯定、充足的能量和渴望成功的热情,这些素质是通行世界的法宝。或许他们的身体和精力比不上22岁的时候了,但在其他方面,他们都远远胜过以往!况且,身体的能量在成功中发挥的作用一向是被高估的——人生的经验才是托住你上升的电梯!所以,不要认为自己这个年龄已经不再适合做些新的、不同的尝试了。成功的机会从不轻视晚来的人。

后 记

“他决心要真正成为最棒的,而不是看起来像是最棒的。”

——埃斯库罗斯

在《生命之泉》的结尾,贝蒂·弗里德曼写下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到了这个年纪,我才真正成为了我自己。我花了几年时间,终于将遗失的碎片一一补齐,现在我可以用诚实和宽容来看待自己的人生,坦然地向前迎接未知的未来了。我再也不会滞留在过去的时光里,我感觉到了从来没有过的自由。”

而你,该如何来完善自己的人生呢?今天的世界给了你一个改造自己的全新的机会,你准备制定一个怎样的计划呢?接下来,我准备了一系列你可能会很有兴趣的建议。这并不是一份老套的制造成功者的清单,不过它们确实可以提升你个人和你人生的品质。

1.体重

一年之后或者五年之后,你希望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呢?你想要多粗的腰围呢?或许是比现在的腰围要小一点。你想要变得和过去一样苗条吗?这都是可能的,只不过首先你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2.血压

我打赌你肯定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你希望自己的血压降到120到80之间吗?为了能让血压保持在安全、健康的水平,你愿意放弃哪些食物和习惯呢?如果你吃得像只鸟一样少,我保证你会活得像头大象一样长。

3.心跳速率

现在你的心脏在超负荷工作吗?你的心脏速率超过每分钟80次吗?实际上,每分钟70次,甚至每分钟60次才是最合适的。

4.晚上的睡眠时间

一年或五年后,你希望自己每晚睡多长时间呢?我指的是真正的睡眠,不包括睡不着在床上翻滚的时间,而且是在不借助药物的情况下。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5.经常食用健康食物

你可能没法保证每天都吃上3到5种推荐的蔬菜和2到3种水果,但是你起码可以在饮食中多增加一些这类食物,不过蔬菜卷和蔬菜蘸酱可不算数。并不是非要去光顾健康食品店才能吃得健康,你只需要从你经常光顾的超市里买些新鲜食物就够了。

6.经常服用维他命

如果你已经年过30,那这个问题对你来说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你在服用维生素吗?你会为了在一整天的时间里都保持最佳状态服用某种维生素吗?你上次拜访营养学家是在什么时候?根据你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状况,他建议你补充什么?还有……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正式补充维生素?

7.阅读经典小说

有哪本经典的小说是你一直想读但却没读的?如果你想改善你接下来的人生质量,你可以先从接下来要读的书开始。把那些用模特法比奥做封面的爱情小说扔到一边吧。相信我,经典能带给你的乐趣不比它们少。

8.欣赏经典或有启发性的电影

没错,要租到最新系列的《赶尽杀绝》或其他动作片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你有没有想过租一部好的传记电影来代替它们呢?想不想看一部根据历史小说改编的电影?纪录片怎么样?先别笑!有些纪录片远比一般的电影要有趣得多,当然也更富有教育意义。在任何时候,关于看什么的问题,你都有充足的选择空间。

9.家庭交流

或许你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够好了,不过还是来看看有什么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吧。你曾经旁听过儿子的单簧管课吗?你曾经看过女儿的足球课练习吗?你和家人真正地郊游过吗?我说的可不是一家人跑到主题公园,花点钱在过山车上折腾一阵子,而是带上一个野餐篮子,一家人一起徒步远足,彼此亲密地交谈,在宁静而愉快的气氛中度过一天的时间。

我相信,这将会是你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

文章目录
  1. 推荐序 对抗拖延症的“枪械库”
  2. 序 言
  3. 前 言
  4. 第一章 培养对待拖拉的正确心态
    1. 1 门走不通,还有窗
    2. 2 拒绝鸵鸟心态
    3. 3 亨利五世的忠告
    4. 4 快乐的泥瓦匠
    5. 5 站在过去的肩膀上
    6. 6 想象疗法是最好的办法
    7. 7 恐惧是行动的催化剂
    8. 8 “必须”、“本来可以”和“应当”
    9. 9 有创造性的拖拉
    10. 10 学会跟自己对话
  5. 第二章 打造最有利的作战环境
    1. 11 目标清楚,行动才能准确
    2. 12 逆反心理在作崇?
    3. 13 过井井有条的生活
    4. 14 整理办公桌就是在改变生活
    5. 15 办公桌和航母甲板
    6. 16 避免工作中出现意外“惊喜”
    7. 17 创造“巅峰状态区”
    8. 18 准备好工作现场“杀虫剂”
    9. 19 把自己隔离起来
    10. 20 什么时候是“最佳时间”
  6. 第三章 扫除关于效率的误区
    1. 21 跟着“鼻子”走
    2. 22 跟着“耳朵”走
    3. 23 学会“忽略的艺术”
    4. 24 事情越拖越难办
    5. 25 “决定”的惊人能量
    6. 26 找个好帮手
    7. 27 “没心情”是最烂的借口
    8. 28 重新启动自己
    9. 29 给大脑一点消化的时间
    10. 30 最不喜欢做的不一定是最难做的
  7. 第四章 责任的力量
    1. 31 你永远都可以选择
    2. 32 休息,休息一下
    3. 33 神奇的“奶奶原则”
    4. 34 合同促进法
    5. 35 约翰·格里森姆是怎么写悬疑小说的
    6. 36 跟自己讨价还价
    7. 37 给自己算笔账
    8. 38 干脆埋头大睡
    9. 39 阿兰·拉金的秘决
    10. 40 让人着迷的“4分钟法则”
  8. 第五章 挑战更艰巨的任务
    1. 41 一举两得的健身法
    2. 42 猛踹一脚!
    3. 43 听听自己的借口
    4. 44 列侬和麦科特尼
    5. 45 学习《橡果法则》
    6. 46 一次只做一件事
    7. 47 50%法则和我的迈阿密之旅
    8. 48 A和B的故事
    9. 49 巧用“支付宝”
    10. 50 寻求咨询
  9. 第六章 打造没有拖拉的人生
    1. 51 学会分而治之
    2. 52 不要让钟表来操纵你的工作
    3. 53 评估你对别人的影响
    4. 54 为什么每年10月15日电话会很安静?
    5. 55 倒胃口的“最后期限”
    6. 56拒绝一心多用
    7. 57 把问题贴出来
    8. 58 不要让休息变成拖拉
    9. 59 人每天能高效工作几个小时?
    10. 60 年龄说明不了什么
  10. 后 记